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何钻雄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何钻雄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中学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已经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主流趋势。其中问题导学法正好满足上述的要求,因此受到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本文主要以初中数学为例,详细地从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策两个方面做了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教学现状、初中数学、应用对策
        引言:著名教育家、学者,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就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方法解决问题,才可能找到独立思路。”,由此可以,问题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的学习难度比较大,而运用问题导学法,通过巧设相关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解疑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教学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问题”在日常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教学弊端,例如: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老师对“问题导学法”有一定的误解,他们更倾向于采用老师“逐一提问”,学生“逐一回答”的教学方式,而且在此过程中老师在心里已经有了正确的答案,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评判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而不会深挖学生为什么会那样回答,这种固有的“老师主导”的问问题的教学方式,是完全违背了“问题导学法”中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教学目的,这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1】并且,在采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体现“问题”的价值性、关联性,更像是随机抛出问题让学生来进行解答,以至于导致“问题导学法”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表现出来。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策
        1、注重导学问题的价值质量
        所谓的“问题导学法”就是指以“问题”作为主要载体,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深入学习、兴趣学习,其中“问题”的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结合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问题的生活性、关联性、针对性等多方面考虑来进行“问题”的设计,以便可以真正发挥“问题导学法”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中心对称》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生活中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有哪些?”“这些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是什么?”“自我定义“中心对称”的含义?”“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不同?”“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等等,来有目的地一步步地加深学生对“中心对称”的理解。通过巧设这样有价值、有关联性、有生活性的问题,不仅可以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连,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细心生活的良好行为,一举多得。
        2、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很多时候老师会认为“问题导学法”就是单纯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问题导学法”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以问题为引导,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设疑能力、解疑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归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性。例如:在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们按照老师以往的提问情况,自己根据课本中的内容来设计相关的问题并找出答案,同时写在作业纸上统一交给老师。然后,老师再对每个学生的设疑、解疑的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并进行补充。然后,将整理出来的问题逐一的罗列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自学情况,进行回答。其中回答的好的学生,老师要进行一定的表扬,回答的不对的地方,老师要进行背后的原因分析。通过这样的从学生的视角来进行问题的导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能力,而且还能帮助老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可以使老师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3、注重课后问题的精心设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很多初中数学老师在设计课后问题时,一般都是以布置“课后练习作业”的方式来进行,而课后作业的布置大多数都是秉着“熟能生巧”的原则来进行的,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课后练习压力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因此,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在布置课后问题练习时,一定要本着“精而不宜多”的原则,要学会用适当精简、有目的的练习问题来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深入理解。【2】例如:老师可以以课本上的知识点为出发点,采用一个知识点对应一道问题的原则进行课后问题的布置;老师还可以通过统穿所有知识点,自设一道课后练习例题来进行课后问题的布置;等等。总之,课后问题的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要注重其中的精简度和价值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导学法,不仅要考虑到问题的价值和质量,而且还有展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以便可以从根本上让学生爱上数学,享受数学。
参考文献:
[1]顾志国.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体会[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1):84.
[2]樊宗天.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2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