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材料在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袁彩君
[导读] 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发现以废旧材料为主组织建构游戏,可抓住幼儿的眼球
        袁彩君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    312300

        摘要:通过调查与分析,笔者发现以废旧材料为主组织建构游戏,可抓住幼儿的眼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废旧材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提高建构游戏的质量与效果,现如今应当巧妙运用废旧材料,优化并创新游戏形式,构设适宜的情境,使幼儿能够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充分体验建构与创作的乐趣。以下则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废旧材料 ;幼儿园小班; 建构游戏
        1 幼儿园建构游戏存在的问题
        1.1 材料单一,缺乏新意
        丰富的材料种类是确保建构游戏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具有趣味性、多元性的材料可激发幼儿的兴趣。但目前,建构游戏展开时仍旧存在材料单一这一明显问题,有的教师往往仅向建构区投放统一类型的材料,难以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需求,导致幼儿建构作品严重缺乏新意。例如,某次建构游戏教师主要投放了积木,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开始搭建,但没过多久就失去了兴趣。由此可见,材料过于单一会限制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降低幼儿的建构兴趣。
        1.2 形式固定,模式受限
        材料形式的多样性亦与建构游戏的顺利开展有着密切的关联。若是材料极为丰富,但其形式较为固定,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也难以利用这样的材料进行建构,常常会走进思维误区。形式固定的建构材料会阻碍学生的思维拓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提高材料的可操作性,带领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索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幼儿的分析思考能力,进而确保建构游戏的开展质量。
        2 利用废旧材料优化建构游戏的实践策略
        2.1 收集废旧材料,构设适宜环境
        2.1.1 加强重视环保教育
        收集废旧材料是展开建构游戏的首要任务。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准备足够的积塑材料,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一起收集废旧材料。家长也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因此教师可从调动家长积极性的着手,向他们宣传活动形式以及主要内容,要求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收集生活中的废品材料,从中优选出能够运用在建构游戏中的材料。在三方共同努力下,建构游戏材料逐渐丰富,且呈现出更多的生活元素。与此同时,教师应加强重视环保教育,借助辅助教学设备向幼儿展示废品再利用的相关视频,有效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
        2.1.2 促使幼儿自主创作
        新形势下,“以生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愈加突出。展开建构游戏时,教师应当注重提高幼儿的自主性,促使幼儿可以展开自主创作。利用废旧材料,创设开放性、多样性游戏活动区,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创作环境,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兴趣随意使用相应的材料,充分发挥那些在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材料的应用价值。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锻炼幼儿动手能力,亦能够拓展幼儿的创新思维。


        2.1.3 运用废旧材料,优化游戏模式
        从更深层次展开分析,可发现废旧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因此,为了同时满足教育改革以及幼儿的实际需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幼儿掌握运用废旧材料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新的玩具,不断丰富并优化建构游戏内容与模式。
        2.1.4 巧妙运用,主动探索
        不同学段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以针对性的方式展开高效引导,提高建构游戏的质量与效果。比如,因小班幼儿思维较为活跃,不能够集中注意积极参与建构游戏,故教师应当侧重于加强幼儿与材料之间相互作用,引导幼儿主动拿起废旧材料(一次性纸杯、纸盒子等等),利用这些材料进行组装,从简单的排序延伸至多元化的排列以及垒高,发挥废旧材料的应用价值。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小班幼儿展开主动探索,已经逐渐学会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巧妙制作新的物品,将其转变为富有变换色彩的玩具,丰富生活与学习。
         2.2充实活动材料,创新建构游戏
        2.2.1变废为宝,丰富活动
        幼儿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愿意去主动地填充空缺,将物品以另一种形态呈现出来。因此,教师可结合幼儿实际操作能力,充实废旧材料,为幼儿提供一定量的半成品,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勇于面对挑战,根据个人理解以及认知经验,完善并优化半成品。例如,教师可巧妙运用材料,搭建出一朵花瓣,鼓励幼儿在此基础上展开模仿或者创新,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完整且美观的物品。除此以外,为了开拓幼儿的“新视野”,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并组织“变废为宝”活动,创设开放性平台,使幼儿能够充分展示自我能力。例如,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可组织大型建构活动“变废为宝,大手拉小手”,邀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活动过程中,侧重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教师与家长的帮助下整个可以投入使用的废旧材料(瓶子、纸盒、筷子等等),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出漂亮的新玩具。
        2.2.2层次划分,科学引导
        小班幼儿年龄小,对周围事物好奇、好问,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应选择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进行活动,有层次地划分科学区域的材料投放,如此才能科学地引发幼儿探索,实现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例如“有趣的磁铁”,往往是教师准备一些小磁铁、铁架子、回形针等,但一味摆放出这些材料,失去了其真正的意义。幼儿不知道操作后的变化,那孩子们就不会有兴趣去探索。一方面,教师可以帮助固定磁铁制作钓鱼竿,将废弃的铁制品制作成各种海洋生物,引起幼儿的兴趣;另一方面除了提供的小磁铁、铁架子、回形针之外,还可以引导幼儿主动地运用多种材料发现磁铁的运用,如此激发幼儿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丰富、适宜、操作性强、符合幼儿探索需要的材料,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使幼儿的探索活动更加深入,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充分利用废旧材料优化建构游戏已然成为幼儿活动创新的必然趋势,对推动幼儿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充分把握建构游戏现存问题,并从收集废旧材料、构设适宜环境,运用废旧材料、优化游戏模式,充实活动材料、创新建构游戏多个方面做起,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丰富建构游戏活动形式,从而进一步拓展有的建构思维。
         参考文献
[1]汪莉萍.谈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小班区域游戏中的应用对策[J].才智,2018(19):25.
[2]杨晓玲.废旧材料在区域游戏活动中的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22):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