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  汤颖胤
[导读] 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只有能够清晰、
        汤颖胤
        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      213300
        摘要:在开展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只有能够清晰、正确、流利地进行表达,才可以实现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因此,在进行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从各个方面有效地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幼儿语言能力效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育;语言能力
        引言:幼儿期是提升综合素养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语言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让教育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可以创造出生动的语言环境,充分激发表达的欲望,并培养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正确、标准的语言进行表达。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表达欲望
        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交流和表达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想要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有想说、敢说的欲望,而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找到大量的学习和练习资源,提升教学质量[1]。幼儿对充满韵律性的东往往有很强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通过互联网下载有趣的故事、儿歌或绕口令,这些都是有利于进行口语训练的资源。例如《狼来了》、《小红帽》、《白雪公主》等动画短片,可以吸引幼儿更好地对倾听音频中所讲的内容,在观看动画短片后,教师可以引导其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对短片中的故事情节进行分享,并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故事的情节进行改编或续编,或者开展小组活动,模仿短片中的人物对话,也可以讲述自己了解过不同的故事后有怎样的感受,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营造出和谐的口语表达氛围,有利于激发出表达的欲望,并在表达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幼儿学说普通话
        幼儿在学习语言过程中,会存在很多表达上的不足,如音节表达不完整、表达方式选择不准确等,也有很多幼儿习惯与身边的人通过方言进行沟通。然而在校园生活中,师生之间经常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因此,提升幼儿的普通话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授课、交流,并引导幼儿跟随音频材料进行跟读,在多读、多练的基础上,提升普通话水平[2]。此外,在课上,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制作课件,使用生动的情境动画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画中人物形象的动作、神态等,重点关注其中的对话内容,如相互问候等情境,并鼓励其对动画中的情节进行模仿,不仅可以通过模仿情节开展对话链接,还能够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字词的正确发音和用法,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趣味语言游戏
        在课堂上引入趣味游戏是十分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在积极参加游戏的过程中,可以自由、愉快地与同伴进行合作,提升教学效果。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营造相关情境,开展具有生活元素的趣味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成功,受到启发,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使用使用手机或相机拍摄超市、医院、商场的录像,在课上进行播放,创设含有大量信息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在学习实际生活中如何买东西、去医院有怎样的流程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生活实际中的语言运用知识。这时要重点播放顾客与服务员、病人与医生和护士的交谈内容,开展模仿游戏。当处于实际情境中,可以更加有代入感的参与游戏,使用特定角色的情感与语气对自己的愿望进行表达[3]。例如,在《买东西》的游戏中,顾客询问“这只铅笔多少钱?”服务员回答:“1元,需要看一下这个文具袋吗?”这样的游戏,可以实现引导幼儿使用所学的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开展有效的交流,而且因为其中的趣味性,可以有效保持幼儿练习口语表达的兴趣。
        四、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语言活动内容
        对幼儿开展的语言教学,要注意在课上、活动过程中加强对其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课间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生活琐事进行表达,例如“今天天气比较冷,妈妈让我多穿了一件衣服。”这样的表达过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多样的主题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词语接龙等,比如利用多媒体播放色彩鲜艳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说出图片代表的事物,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对该事物进行描述,如“红红的大苹果”、“可爱的小熊”等,在轻松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用摄影设备对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进行录像,并在活动后进行回放,引导其主动检查自己的表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纠正发音。同时,教师也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提升其参与活动的信心,从而实现有效地锻炼自身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总之,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开展形式丰富的游戏和课外活动,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提升幼儿进行口语表达的积极性,获取更多语言方面的知识。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不仅存在于课上授课过程中,也需要渗透在日常活动中,同时也需要引导幼儿学会自主学习,实现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航旗.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探索[J]. 新西部(理论版),2017(01):146+142.
[2]田志萌.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新通信,2018,20(24):172.
[3]郑晓玲. 以信息技术为桥梁促进语言领域的师幼互动[J]. 亚太教育,2019(12):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