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大荔县东七中心小学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 715100
摘要: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优质人才是每个教育者心中的最大愿望,数学教育是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构建怎样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怎样构建,是推进核心素养人才培养科学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教学;小学;课堂教育
一、核心素养的概述
核心素养主要指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够有效适应其个人终身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必备职业品格和关键业务能力。学生自主能力的综合培养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专业考试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自主能力学习以及能力的的自主发挥应用的培养。对于我国小学学生来讲,在数学学习方面,所应该要具备的素质能力主要包括具有数学逻辑抽象计算意识、逻辑推理计算能力、数学逻辑建模计算意识,直观逻辑想象力、数学逻辑运算分析能力、数据逻辑分析运用能力等。在学校核心素养教育视角下,学生的实际数学综合能力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适用于学科考试的数学能力,更多的在于不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数学运用中的能力。
二、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意识
数学在面对更多的实际情况下,不能像其他一些应用性的学科一般具体,有很多人的词语比较晦涩,这样会让很多小学生在正确理解和快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时有较大的困难。数学的一些常用专业性强的名词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中,除了做到让每个学生自己要容易记住以外,更多的要做到让他们容易理解。所以在课堂教学时候就需要要求教师能够有意识的主动的去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
例如:在学习梯形的概念时,学生看到这个概念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什么样的图形叫做梯形。这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不同的梯形,让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们一般能够很轻松快速地找出梯形有两条平行线,而两条斜边不平行的特点。教师听到学生的回答后,应该要马上给予肯定。并向同学们解释同学们,这两条平行线叫做梯形的底,就像碗底一样,可以让这个图形"平稳的放着",而两条斜着的边叫做斜边,因为这两边总是斜着的。教师同时还可以附上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孩子们可以接触到的各类梯子的图片,带领同学们观察,会发现这个图形和生活中使用的梯子的形状一样的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从梯子的实物中抽象出梯形的概念来,以达到培养小学生抽象思维方式。
三、在公式逻辑推导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公式逻辑推理能力
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是在我们学习实际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能力,这种推理能力的不断培养一般来说是在需要从进入小学甚至进入小学之前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的,思考物理数学中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通过培养和不断锻炼逻辑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我国,小学数学的逻辑课堂上,教师们可以通过引导中小学生们推导数学中的公式运算来达到实现培养中小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运算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
数学的学习本质上就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学科,我们选择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要把从学到的基础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来,只要数学能够有效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都会遇到的很多问题,我们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意义,学生们也一定会因此有更多的学习收获感,对学习数学更加的有兴趣。因此在进行小学基础数学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应该更多的把日常生活过程中涉及到数学知识的部分直接带入到学习数学的课堂当中。让广大同学们在这个课堂找到数学生活的快乐气息,同学们更能深刻体会感受到在生活中通过找到知识发现其他数学相关问题并找到解决其他数学相关问题的愉悦快感,这十分重要有利于加深广大学生们在对有关的数学问题的认识,进而有效培养广大学生的在数学建模思维意识。
例如:在学习"圆饼统计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统计自己一周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并绘制成圆饼统计图。通过绘制的圆饼统计图来分析自己一周的花销情况,并从中总结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己零花钱大部分都用来买零食或玩具,很少一部分用于购买学习所需的文具用品。
通过对自己一周零花钱的统计,可以让学生直观的发现自己零花钱的去向,并反思自己的消费。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时候,还能让同学们更早的有经济意识,这样的附加效果也是值得教师重视的。
五、在空间几何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力
几何课程是我国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数学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小学生整体智力发展水平长期处于发展阶段,以及认识空间性在想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自然应更加注重对小学生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直观性的想象思维能力的知识培养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认真思考直观想象,更多还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方法来加以帮助广大同学们不断提高直观性的想象思维能力,制作合适的数学几何三维空间学习教具、总结适合记忆口诀歌谣、设置适合记忆活动场景等都应该是十分可行的的。
例如:在学习立体图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播放PPT、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将教具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们可以拿在手里观察,还可以可以利用学生们自己手中就有的各种文具,水杯,板凳,座椅等器物来帮助同学们观察图形、认识图形和记忆图形。在课堂上不停的重复和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中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和培养直观想象能力。
五、在运算法则运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是离不开科学计算的一门基础学科, 计算也是现代数学实际应用的重中之重。学生们在正确学习运用完这些原理计算知识后,只有做到能够正确快速的将其计算出并得出原理结果,才能真正的做到使其在生活中和学习从中受益。数学的基本运算法则有许多代数法则和简便计算方法。毕竟好的方法是成功的诀窍,那么简化计算的法法就是提高计算能力的诀窍。教师在给学生们讲授这些方法和原理时,学生大多能够很快的明白,但在真正运用到计算中时却常常想不起来这些运算法则,或因为运用得不够熟练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这虽然是学生创造力的一种体现但这也让计算变得复杂繁重,学生计算出结果常常需要很多的时间,计算结果的正确率也是差强人意。这时教师应向同学们强调使用这些运算法则重要性,并通过通过适当多的练习是学生们更好地体会到运算法则带来的益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例如:在一年级时候学习的一个两位数的计算加减法,虽然数学老师一般都会教给同学们先去计算个位,再去计算十位的加减计算顺序,这样在个位计算加减位数超过十的时候就可以向十位进位,然后在十位计算加减完这个十位后,再加上十位进的位。但很多同学都只是习惯性的从十位上开始算,然后再去计算个位,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有的同学在计算个位的位数时候往往忘记计算进位,进而导致整个计算过程出错。这时数学老师们可以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让学生们在一个限定的练习时间内又快又正确的快速解出一定难度数量题,从而帮助同学们快速领会到在运算数学法则所带来的简便快速运算的奇妙效果,并帮助同学们快速提高计算的能力。
六、在数学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数学这门学科中充斥着大量的数据,而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必要能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统计图和认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来帮助同学们培养数据分析的能力。教师应当适当的给予学生们分析数据的环境,比如统计并分析班上同学的年龄、身高、性别及各类爱好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这些数据通常是小学生们感兴趣的点,可以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
七、结束语
学生是建设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课堂教育是广大学生们不断提高自己,培养自己的教育主阵地,而作为教师者应该是这个教育阵地上的指挥官,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直接帮助广大学生们更好培养自身核心素养,成为优秀的社会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廖华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探讨[J].师道,2019,(1).
[2]陶扁中.浅谈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问题与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张健,出生年月:1973年02,性别:男,民族:汉,单位名称:大荔县东七中心小学,学历:大本,职称:一级,研究方向:班主任,或者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