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蕾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宝幼儿园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6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将礼仪教育有效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显现出一定的必要性和积极的时代意义。本文主要从必要性以及可行性举措两个方面对课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礼仪教育 幼儿生活 幼儿园教学 家庭环境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将其融入幼儿教育过程当中。立足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利用情感教育方法来开展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可以引导幼儿从内心深处增强对礼仪思想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充分理解礼仪思想的内涵,从而将其与自身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即将礼仪思想更好地用于对日常生活实践的指导当中。而要想将礼仪教育有效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需要幼儿园及家庭都给予其良好的成长和教育环境。
一、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必要性
首先,幼儿处于初步成长阶段时,会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初步的认知。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只顾教授给幼儿基础知识,却不重视对其进行文明观念、优良品德上的塑造和培养,那么即使这个幼儿能够打好学习的基础,后期作为成年人有了较高的造诣,然而其德行有亏,也终将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对于教师来讲,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其次,对幼儿进行必要的文明观念渗透可以对幼儿学习活动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具体来讲,进行文明观念渗透就是对幼儿尚未成熟的心理进行某些方面上的正确引导,以此,可以使幼儿在学习中避免某些心态或者方法上的误区,以提高幼儿学习的效率和水平。另外,对幼儿进行文明观念渗透是对其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逐渐内化于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某种程度、某些方面上可以提高幼儿对文学的感知力,从而从内在方面提升幼儿情感感知能力。再者,幼儿有良好的品德,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就可以实现其全面持续发展,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最后,立足于幼儿身心成长特点来看,其对于晦涩难懂的大道理的接受能力并不是很高。而对于情感的感知力相对来说比较敏感。尤其在幼儿的成长时期,很容易对其他人包括家长、老师、同伴的行为进行模仿。因此在对幼儿文明观念渗透的过程当中,利用模仿的特点可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也可以引导幼儿更加深刻的理解礼仪思想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将礼仪思想与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幼儿真正的成长为道德高尚,思想先进的人。
二、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当中的可行性举措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当中礼仪教育的渗透
首先,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应当采取具体举措,利用情感教育方式将礼仪教育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将五大领域课程与礼仪教育相融合以外,还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及思想意识背景开展必要的礼仪学习活动。例如结合重阳节主题教育,除了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等传统知识外,还可以让幼儿从身边做起,关爱家里的老人,为爷爷奶奶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还可以走进社区,为社区的老人们送上幼儿的祝福;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还可以带着幼儿到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
幼儿自身对于知识包括思想意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低,需要教师及有关人员多加引导。因此在礼仪的渗透上应当以情感剧情的方式展现给幼儿,为此,可以充分利用礼仪故事表演、礼仪情境创设等形式。既将礼仪思想展示给幼儿,又可以引导幼儿在体会情感的变化当中获得一定思想意识上的启发。
其次,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幼儿思想观念的形成容易受到网络资源当中良莠不齐信息的影响。
幼儿在家中常会接触到电脑、iPad、手机等,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会随意跳出些不良广告内容等,为此家长应当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加以关注,避免受其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开展对幼儿的礼仪教育活动。具体来讲,可以从网络上找一些关于礼仪教育的情感教育短片组织幼儿集体观看。结束之后由孩子们相互分享观看感想。当然在利用教育短片唤起幼儿情感共鸣,从而获得一定礼仪思想的培养的过程当中,可以利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从而使幼儿获得更加真切的感受。例如关于疫情有虚假信息的传播对民众心理引起恐慌,而真实信息的传递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抗疫。同时视频观看的形式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接受礼仪思想的培养,也可以将幼儿引入一定的情境当中,在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加深对礼仪思想的理解。
(二)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幼儿家庭生活成长环境当中
1.组织家庭沙龙,“宅家”共话礼仪塑造
利用家人团聚的时机,就家庭成员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有争议的事件,组织家庭沙龙,家人围坐一起,品茗赏乐,各抒己见,探讨交流。还可以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家庭事务,确定家庭目标和每个成员的成长方向,家庭生活安排分工等。比如共担家务,全家大扫除,安排家务表,要求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既锻炼了孩子,又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促进家庭关系和谐,重构平等、民主、融洽的家庭生活关系。在这一过程当中,其实是在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为其培养礼仪奠定基础。
为此,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线上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在线答疑解惑,组织家长交流家庭礼仪教育方法,探讨问题,既更新了家长教育理念,又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
2.开展亲子活动,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1)开展家庭体育,亲子互动,让身体“动”起来
家庭成员之间可以利用家庭休息日共同跟随室内锻炼视频开展家长与孩子同做健身操,同玩趣味游戏,同行健步走,互比棋类赛等活动。让全家身心愉悦,精神明亮,以强大的生命力、免疫力,战胜疫魔的挑战。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引导幼儿接受礼仪教育的基础。
(2)组织家庭阅读,亲子同读,让眼睛“亮”起来
建议家长与孩子共读经典,各班推荐经典书目,定期在班级群开展读书分享,交流体会。家长和孩子一起描绘“我的阅读记录单”,孩子通过表征的形式把阅读故事画出来,家长倾听孩子的语言讲述并用文字的形式为画作书写记录。还可以在班级群推荐家庭教育书籍有声读物,引导家长思考如何亲近年轻一代,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和孩子做朋友,更好的引导和陪伴他们。在这里选取的读物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比如说国学经典系列——论语小故事、孝故事等等。
(3)尝试家庭欣赏,亲子共赏,让心灵“美”起来
建议家长空闲时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品味戏剧,赏析名画,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性情。幼儿园推送优秀纪录片和经典影片,号召家长与孩子共同观赏,既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培养了共同的志趣,让家庭生出一派新气息。礼仪教育离不开情感的陶冶,幼儿思想见识的提高,有利于引导其从内心深处对礼仪教育思想给予认同感。
教育始于家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既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幼儿园教育强有力的支持。把生活当做教材,把危机变成机遇,重新反思我们的教育。家长则成了孩子礼仪习惯养成的助推者。搭建家园共育的平台,家园牵手,积极互动,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这同样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林倩.幼儿园活动区中的同伴影响[J].教育艺术,2014(1).
[2]王小红.如何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