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继续教育》2020年6期   作者:戈丽薇
[导读] 在高校各项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内容。
        戈丽薇
        锦州医科大学   121000
        摘要:在高校各项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内容,为了取得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高校教师和管理部门人员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引导思路等方面入手,找到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同步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解决现阶段其存在的实际问题,以达到提高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
        引言:
        教学实效性的取得不仅要依靠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更新和优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在组织实施的思路上也需要进行更新和完善,只有切实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并且与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相符合的思政教育组织实施模式,才能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的问题表现
        (一)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知
        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所谓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不正确认知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具有局限性问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且与个人的生活实践缺乏密切联系的课程,使得大部分学生从主观上感受到思政教育的课程内容理论性过强,单一的理解理论知识的内容具有较大的难度。从而对思政课程教学的主观积极性也有所降低[1]。大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实际意义缺乏有效认知的问题,并没有认知和感受到思政教育对于其个人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个人成长所具备的现实意义。没有思想上正确认知的支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上缺乏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都是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实施形式也以理论课程的教学为主,这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说长期应用存在枯燥难以理解的问题。另外,部分思政课程教学内容本身也并不适合于统一应用理论知识教学的方法进行开展。传统理论课程讲授所有教学内容,实际的教学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2]。
        (三)对教学评价工作缺乏重视程度
        教学评价环节虽然排在主题的教学环节之后,但其功能是非常关键的。教学评价的过程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现阶段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更有利于帮助教师结合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内容提出教学方案上的改良措施。但在实际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对于这部分教学环节的思想重视程度不足,并且未掌握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导致教学评价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并没有做到对教学效果进行监督管理和评价[3]。现阶段虽然在形式上存在教学评价环节,但评价方法基本上集中在通过理论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依据的模式下,对于学生实际上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层次状态以及进一步教学方案的制定并没有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
        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基本原则
        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特征和具体内容,以提高教学时效性为目的,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把握好几项基本原则。
        (一)做好教学开展的前期规划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规划和实施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在提高教学实效性的背景要求下,教学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就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来。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思考是否可适当进行教学形式上的转变,当确认转变思路和方向后,则应当在进一步的工作开展中结合实际需求做好教学资源和辅助资料的准备,避免由于前期准备工作缺乏充分性,而导致教学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受到影响。


        (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思政教育的理论中,实践对于理论具有检验作用,而理论是实践工作开展中重要指导。因此在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思路。教师应当结合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在为学生规划好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和流程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和综合多方面的资源,为学生的进一步实践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从教师自身的角度上来说,其也应当重视个人教学能力的提升,从提升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取得更好地理论实践教学效果而提供支持。
        三、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合理措施分析
        在明确了现阶段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原则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后,下文结合具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分析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合理措施。
        (一)优化教学环境,营造教学氛围
        思政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要求,且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和整体的课程教学要求对教学方案和计划进行合理调整。从宏观环境入手加强优化和完善。一方面,高校应当从管理角度和学生党建工作的角度入手,加强对思政教育重要性和宏观宣传[4]。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宣传与融合达到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观学习积极性的效果。当宏观上形成了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学生的思想意识也会逐步发生转变和优化,从思想政治教育长期性的特点入手分析,良好的稳定的教学环境也能够为后续一系列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最后,通过合理有效地宣传教育,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也能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
        (二)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法转变主要需要依托应用新的教育教学工具和教学平台来实现,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可知合理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平台丰富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具有可行性的选择。而且,例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本身。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摆正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选取适当的课程教学内容使其与微课或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融合。另外,教师还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等方式丰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经验,不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化和完善。
        (三)重视教学评价,科学选择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进一步指导后续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有了上文提到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在教学评价环节也适当将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课堂表现以及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因素综合进行考量,融入到现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范围内,通过多元的评价方法,为取得更为完善和科学地评价结果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综合分析可见,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要想取得更高的实效性,需要从教育教学方法、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教育工作的评价三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和提升,只有在宏观环境和微观落实环节上同步进行优化和完善,才能为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于永会,娄焱.以人为本视阈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探析[J].当代旅游,2018,000(005):P.250-250.
[2]尹政.关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青春岁月,2018,000(031):77.
[3]郁晓昕.全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路径——以上海实践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0(001):1-4.
[4]冉新月.智慧课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策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8,000(012):104-105.

   作者简介: 戈丽薇,1979年,女,汉族,朝阳,锦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
   本论文为辽宁省教育厅课题  项目号:JYTJCRW2020092 《全球战“疫”时代“中国精神”的伦理分析》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