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婷
上海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上海市 200030
摘要:迎新活动排练什么?怎么排?这些问题经常在老师的脑中盘旋,什么样的一台节目能让孩子在排练中真正得到成长与快乐呢?围绕着这个想法,我们做了新的尝试,让儿童成为主角大胆尝试编排,老师通过观察、协助、支持幼儿的创编。
一、遵从幼儿,确定节目主题
“孩子们,如果让你们自己排迎新节目,你们想排什么?”女孩子们纷纷说道:“Elsa!”男孩子们说了好几个:“中国功夫”、“我和我的祖国”、“沪语童谣”。“你们有不同的想法真好,怎么排呢?”美绮举手说:“女生排练Elsa。”灏灏渴望地望着我:“吴老师,我和小韩比赛,中午谁先睡着就去中国功夫队,谁睡得慢就去我和我的祖国队。”
随着教育理念推陈出新,老师们常常会说:“孩子在前,老师在后。”如何真正做到不要老师“我要我觉得”,而是给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去尝试?我们决定今年的迎新表演让孩子自己做主,老师们的心大一点,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体验。经过和孩子们一番对话后,显然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点,我们将节目锁定在爱莎主题曲“随它吧”和男生呼声较高的“中国功夫”上,如何将表演进行串联,让表演形散神不散这需要老师的智慧,而节目大可放手给孩子们自己排练,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
二、大胆尝试,支持幼儿的想法
美绮拿出一块泡沫板,用一根蓝绳子扎在板上,绳子迅速散开了。她反复好几次后请我帮忙,在我的协助下绳子绑在了板上。与此同时,她在地板上放了10个蓝色小凳子:“吴老师,我在准备迎新节目爱莎的道具。”说完美美和小艾也来了,小艾请女生们一起来到大屏前说:“吴老师,你能帮我们放下音乐吗?”“当然!”待我点开“随它吧”音乐后,小艾开始给女孩子们逐一排练动作,有的女孩儿跪在地上做小花的动作,有的站着张开双臂,还有的单膝跪地上下摆动手臂。随着音乐的变化,女生们组合着变化队形。
在第一天商量好迎新表演节目后,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用心的美绮主动开始准备起了道具。这是他们第一次自主自发的开启表演之旅。作为“过气导演”的我起初还是非常忐忑的,5、6岁的孩子可以自己排练吗?但随之而来的排练完全打破了我的担忧,他们不仅有模有样的凹着造型,还会变化各种队形。这更让我们肯定了这次的表演形式,这种方式是符合当代儿童观的,可别小看了这批孩子啊。
三、观察幼儿解决矛盾的能力
教室被自然划分成两个区域,女生们请我播放爱莎音乐齐刷刷的开始排练舞蹈。另一边的男生们吵得不可开交,原来是灏灏和柄桦吵起来了。“我是总导演,听我的!”“我才是总导演,听我的!”两个男孩儿谁也不肯让步。“这样吧,我的队形做进场队形,你的做退场队形”,小曹灵机一动,柄桦立马答应了。
自主排练的过程中,显然男生比女生的掌控欲强,“总导演”成为他们的竞争目标。谁能成为真正的总导演考验幼儿的社交能力以及与之而来处理问题的能力。没想到孩子们在对话中达成了共识,灏灏的“智答”使问题迎刃而解,没有老师这个“和事老”,孩子们依然妥妥的解决了难题。老师常常会犹豫如何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恰逢迎新节目自主排练,这些小环节无形中便促进了他们的发展,有人想办法解决问题,有人妥协配合,这也是一种能力提升。
(多功能厅)灏灏请男孩儿们两两排队上台,嘴里喊道:“第一个队形!”接着一个个推动男孩儿们到固定的位置上。此时,元元从第二排站到了第一排,灏灏重新把他移到了第二排,元元不肯。反复几次后,灏灏开始求助我:“吴老师,元元不听我的,你叫他站在第二排。”“总导演,你再想想办法!”灏灏深吸一口气:“好吧,元元你就站在这儿吧,后面的位置我请别人站。”
“总导演”今天遇到了新麻烦,倔强的元元并不愿意站在第二排,他束手无策请求得到我的帮助。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排练中一定还会出现,是通过我这个“过气导演”的威严迫使他们唯命是从,还是把这个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孩子?答案不言而喻,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让孩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中解决问题。灏灏改变了他的想法,调整了新队形也是一种成长过程,就像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并不随自我思想所转移,有时灵活应变机动调整,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提供材料,协助幼儿装扮
“吴老师,我们能排练爱莎吗?”刘艾用渴望的眼神望着我。“当然。”听到肯定的回答后,女生们一窝蜂地冲到低结构材料架前拿吸管、绳子、夹子、网、纸开始进行装扮。女孩儿们用网披在自己的肩膀上,用夹子将网在胸前固定,形成大大的披肩,手上握着吸管不停地甩动。有的将纸折成了蝴蝶结用发卡装饰在头顶,互相望着对方开口大笑。“你们这是在设计服装吗?”“是的,爱莎应该有蓝色的裙子,白色辫子。”持续了20分钟后,刘艾大声喊道:“快点!我们要排练了。”
爱美是女生的天性,爱莎除了拥有魔力之外,仙气的蓝裙子也是女孩儿们钟爱她的原因之一。随着排练的推进,女孩儿们有了设计服装的想法,用各种不足为奇的小材料进行装扮,显然这让她们的表演更大胆自信了。于是,我们决定支持孩子们的想法,大量提供蓝、白色纱布,家长们更是自发带来了好多布料,让女孩儿们大展拳脚。在设计服装时,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将教育化为无形之中,寓教于乐的快乐气息在班级里弥散开了。
五、通过前书写,了解每个孩子
师:“孩子们,当你们刚听到迎新节目让你们自己排练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
笑笑说:“我当时太开心了,因为我觉得我们一定跳得很好。”
萌萌说:“那个时候我不开心,因为我怕我跳不好。”
我好奇地问:“那现在呢?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萌萌笑眯眯的回答:“不一样,我现在感觉很开心,因为大家都跳得很好。”
小艾举手:“我刚听到的时候很开心!老师,现在为什么什么都听我们的呀?”
师:“因为你们都太聪明了,都是有想法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们可以自己做主并且做得很棒!”
师:“孩子们,今天请你们动动手画一画你们第一次听到自己排练迎新节目时的心情!”
小谷:“老师,我只会画不会写字,怎么办呢?”
师:“没关系,你画完如果有需要写字的可以请老师来帮忙。”
孩子们埋头画了起来。
前书写是指儿童在未接受正式的书写教育之前,根据环境中习得的书面语言知识,通过图画、符号、接近正确的字等进行的书写。通过“前书写”,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想法。关注个体,了解他们的想法、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当看到孩子们画出自己的感想后,我们几位老师喜出望外,在轻松的氛围中,他们记录下了当时的心情,绘画方式各有特色,有的孩子特别想写上一句话,便会走到老师的身边请老师帮忙写上一句,不一会儿老师的面前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有的孩子虽然不会写但认得不少字,他们互相观看彼此的记录并开始介绍,聊得不亦乐乎。幼儿通过前书写进行交流学习,丰富了他们的表达经验。
六、节目演出
通过孩子们一个月的自编、自导、自演以及制作表演道具,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他们。他们不再是跟随着老师一招一式的学做动作机械化的反复排练,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形成了一台属于他们自己的节目。这一次的尝试收获满满,不仅仅是一台成功的演出,更是一种改变,改变是孩子们再也不会埋怨“好累啊,能不能不练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我们今天能排练节目吗?”;改变是老师询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表演什么?”而非“你们必须表演什么!”;改变是班级里的气氛更和谐了,老师更像是孩子们的朋友,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们真正做了主角畅享表演的自由。我们享受整个过程,享受这种“改变”。
请相信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想法和创意,他们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给了足够的发挥空间,经过思维碰撞一定会产生耀眼的火花。有句话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虽然说的有些夸张,但这种精神,这种信念值得我们去鼓舞,去激励每一个孩子。请保留孩子们的纯真,尊重他们的想法,给他们一个舞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