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戴庆 马海霞
[导读]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教学科目

        戴庆 马海霞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277500
        摘要: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教学为主的教学科目,决定了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帮助学生从实验教学中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学科技能,推动高中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改进实验教学、增添趣味性、合理分组实验、提高教学效率等多个方面论述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积极意义,为实验教学活动提供了必要准备。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策略
        引言
        实验教学是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的基本途径,科学的实验教学活动可以让高中化学课程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保证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过程中,化学实验越来越受到广发教育者的青睐,学生能从这些教学活动中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点,为日后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这种实验教学活动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高效课堂的培育提供重要条件。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长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化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也越来越明显,教学效率一直得不到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教学速度,这也就让学生难以对知识完成更透彻的理解和运用。在这种情况下,实验教学更是无从开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学生也难对化学课程保持长期的兴趣和热情,这也是高中阶段化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二、改进高中数学化学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教学依据开展教学活动,把实验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而且,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境设置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让学生可以消除紧张情绪,帮助实验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1]
        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金属钠与盐溶液反应的性质”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学习一些金属性质,之后再向学生提出:“把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不能出现铜这种物质?”这样学生就可以回答能或者不能。为了让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直接得到结论,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到钠只是在不断的被溶解,最终成为一种气体和絮状物,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实验中学习到更多的化学知识,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得出一些具体的化学结论,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直观的看到化学理论产生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根据对教学时间的把握,学生就能更加持续地投入教学活动中去,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系统化。


        (二)改进实验教学活动,增强实验教学活动的的趣味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理念的落后性,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创新,造成实验教学活动趣味性不足的问题。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总结教学经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不断进行思考,掌握实验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让高中化学教学活动能够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具体的实验教学。在“U型管”内装入石灰石,同时在另一端塞入过氧化钠棉花,滴入一些稀盐酸,同时用点燃的木条作为实验教学的物体,这样就可以让实验操作变得更加具体,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移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为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每位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更加直观的演示,学生就能对每个步骤有更准确的把握,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推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这样还能让学生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欲望,找准自己的学习方向,有目的地完成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设计合理的实验环节。
        (三)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考虑到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注重培养自身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让化学知识的学习范围更大,拓宽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眼界。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知识转化的能力可以有所改善,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用自己学习的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
        比如在学习高中化学“酸雨”这个知识点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听过相关的报道,了解到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大量的一氧化碳造成的,这些气体在和水凝聚的过程中形成亚硫酸,最终受到氧化成为了具有危害性的物质酸雨。这种教学方法就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化学现象,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点来解释生活中相关的一些现象,让学生可以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提高运用课堂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加强了课堂教学生活和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让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整体目标。
        三、结束语
        化学课程在高中阶段占有的比重也是有目共睹的,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智力,拓展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2]除此之外,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运用实验教学的模式,可以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学到更深入的化学知识,让化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帮助教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N].发展导报,2018- -01-09(028).
        [2]王艳红.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IN].山西科技报,2017-12-12(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