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 陈桂宁
[导读] 在互联网+的教育教学背景下,许多教师主动的探索全新的学科教学策略。

        陈桂宁  
        宁夏平罗中学    邮政编码:753400
        摘要:在互联网+的教育教学背景下,许多教师主动的探索全新的学科教学策略。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内容比较陈旧,脱离于时代同时出现了内容重合的问题。现有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教学硬件和软件有待丰富及完善。这一点使得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着重重的困境。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育事业以及国家的社会发展产生着方方面面的影响。其中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使得互联网与不同的行业实现了紧密的联系,这一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的融合更加的深刻及全面。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及发展来说,互联网+的应用还不够全面及深刻。但是,互联网+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却不容忽略。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程度最深。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教师需要注重对教学策略的探讨及尝试。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一)部分教学内容陈旧
        我国高中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设了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将现代化的计算机知识融入其中。以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为依据,逐步构建完成的计算机课程基础知识和体系。计算机发展非常迅速,并且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各种新的技术应运而生,传统技术逐渐被时代所淘汰。对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需要实现与时俱进。其中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更新及完善最为关键,这一点是满足教学实际需求的前提。但是,从目前来看,有的高中在开展新技术学科教学活动时仍然以传统的教学理念为主,这一点不利于学生心理技术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教师在处理和加工不同的学科知识时以传统的教育技术为主,忽略了对新兴教育技术的分析以及研究。最终使得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教学方式比较落后。
        (二)课程内容出现重合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必修和选修课为主。必修课程中的知识重合现象比较明显,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完成了相关知识的学习。但是在高中教材之中,这些已经学习的知识二次出现。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出现了精力过度消耗的问题,同时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大大折扣。比如在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中的word、Excel、PPT的使用时,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有所接触并且涵盖面比较广,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在高中必修阶段,这些知识点仍然是重点。
        (三)软硬件不足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较高,只有完善对应的软硬件基础,才能够更好的体现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但是,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软硬件上存在许多的不足。有的高中生没有突破会考的限制,仍然以移动版本软件为主。在学习新知识时,一线教师的专业性不高,缺乏对专业课程的系统性认知以及专业培训。大部分学校只能够以基础计算机教室为主,其他的硬件设施以及网络设施还不够完善。


        三、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根据现阶段的教育现状,分析学科教学中所存在的客观问题。在总结及分析之中更好的体现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时代发展要求,其中教学内容的更新是基础。目前,经济技术与大数据实现了快速发展。传统的技术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教育内容和教育知识的进一步完善及更新势在必行。为了实现与时俱进,高中阶段的教师以及学校需要注重对信息技术教材的灵活调整,从多方面着手。首先,积极更新版本。注重软件版本的研究,了解用户需求的提升情况。以软件的升级处理为重点,及时更新软件版本。设置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确保实际情况与学生实践学习之间的高度吻合。其次,将与互联网+相关的内容融入其中,分析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内容。了解信息技术教材中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解释以及介绍,关注对现阶段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在进一步拓展及延伸的基础之上,实现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以及业现代化发展。其中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内容的分析是重点,这一点也是该学科教学中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二)注重课程衔接,减少重复
        课程衔接最为重要,为了避免课程内容过度重复,提升师生双方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学校需要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灵活运用,注重课程之间的有效交流及互动。互联网+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和新趋势。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势在必行并且有非常显著的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学效率。首先,教师需要注重微课应用,了解教育学界的教育要求以及改革现状。微课的内容非常的短小及精悍,有助于学生的碎片化学习。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可以主动开发全新的课程资源平台,了解微课应用的相关要求。比如在讲解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选修1第一章如何用计算机解决问题时,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来构建完善的观赏课堂平台。其次,教师需要了解传统翻转课堂教学与现代翻转课堂教学的区别及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专业教学软件以及平台的合理运用为着眼点。了解不同软件与平台的数量,分析学生的效率提升要求。通过各类软件的操作展示,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信息反馈。
        (三)完善硬软件设备
        硬件与软件设备的完善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需要关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分析。领导者需要树立良好的互联网思维,关注硬件与软件的配备要求,维护原有的设备并引进新的设备。这一点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都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互联网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师生主动参与各项管理工作以及学习工作,为硬件与软件设备的完善及落实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学校领导者需要加大对这一学科的投入力度,关注互联网思维的应用要求。有效避免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领,更好的体现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作用。教师个人所需要注重对硬件和软件设备的合理运用,关注现实社会中学生的互联网思维水平及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互联网思维,这一点有助于硬件和软件的合理利用及分析。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以及教育改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发展策略及目标。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为依据,关注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啊改革及优化要求。了解不同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及优势,在进一步探索及调整中更好的迸发出全新的教育教学活力,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进一步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4).
        [2]许华.基于"互联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分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20,000(005):P.66-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