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戏剧的规范教学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李兴余
[导读] 戏剧是高中语文中的一部分

        李兴余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四中学       716000
        【摘要】戏剧是高中语文中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提升审美情趣。但在实际教学中,戏剧并没有像诗歌、散文和小说那样受重视,很多学生对戏剧兴趣不足,归根到底还是教师没有进行规范教学。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规范高中语文中戏剧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教学方式
【引言】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呈现的综合艺术,兼具文学、美术、音乐和表演等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故事冲突,还能够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矛盾,具有无穷的魅力。高中语文教师要探索合适的戏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一、高中语文中戏剧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素质教育不断在全国各地推广,但是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戏剧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比不大,在考试中也很少涉及到,所以很多教师并没有在戏剧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虽然在口头上重视了,但是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体现,并没有切实改进教学方式来提升戏剧教学的效果[1]。
        戏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生对戏剧的距离感会比较强,不同于其他文体,戏剧有更强的故事性,但是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是很远的,所以学生总会很难理解戏剧的精神内核。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第四册课本中就有两个单元涉及到戏剧,但是内容却涵盖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以及不同的风格等,学生如果对古今中外的社会文化没有一定的了解,也没有掌握戏剧欣赏的能力,在学习戏剧的时候就比较困难。而且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很少会专门花时间去了解戏剧创作的文化背景,就导致了高中的戏剧教学处境困难。
二、规范高中戏剧教学的措施分析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戏剧的价值,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戏剧,都是古今中外非常有代表性的优质戏剧作品节选,比如《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窦娥冤》等。这些作品的戏剧性和文学性都非常突出,是教师进行戏剧教学的优质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这些教材中列示的戏剧,帮助学生树立对戏剧这种文学体裁的正确认知。

教师要把握不同戏剧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差别,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戏剧,增强对戏剧的鉴别能力,了解戏剧不同流派的风格和特点,感受戏剧的情感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戏剧欣赏能力。
(二)丰富戏剧教学的形式
        部分教师在戏剧教学中采用让学生自己看课本的方式,把戏剧当成小说一样让学生自己读,自己理解,这样不仅无法让学生正确认识戏剧的概念和文学形式,也无法让学生从戏剧中获取乐趣和审美提升。为了改变这种粗放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自己要对戏剧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形成正确的认知,然后改进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因为戏剧本身就融合了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形式,多媒体设备能够通过播放视频音频、展示图片等来带给学生更丰富的感受,而不是只将戏剧的学习停留在文字上。比如在学习戏剧《雷雨》时,教师可以先用图片和视频来展现《雷雨》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播放《雷雨》的表演视频,将学生带入到戏剧的环境中,然后让学生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讨论,阐述自己对戏剧的感受。多媒体设备的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丰富课堂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升戏剧教学的效果。
(三)以演代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戏剧中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有很多对白和故事情节设计,所以实践性比较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戏剧片段进行演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戏剧中,更有助于把握人物性格,感悟人物情感。以《窦娥冤》为例,教材中选择的是整部戏剧的高潮部分,戏剧冲突十分明显,也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也普遍反映对这种教学方式更感兴趣。在学生自行演绎的时候,教师要带来学生梳理戏剧的结构,帮助学生了解这一片段的前因后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改变,使细节部分更加充实。以演代教的方式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在亲身演绎的过程中走进了戏剧人物的内心,感受到了人物的思想,所以能够加深对戏剧的理解和把握,培养自身的戏剧鉴赏能力[2]。
(四)强化实践训练环节
        语文的实践性很强,培养语文实践能力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实践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改善语文的学习效果。在戏剧教学中,培养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学生对戏剧进行改编,或者进行戏剧的原创。这一方面是考查学生对戏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水平。在改编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充分熟悉戏剧内容、掌握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将戏剧改编成诗歌、小说等文体形式,或者是改变戏剧中的人物命运、故事走向等,或者是基于同一背景进行戏剧原创,这都是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方式。让学生在深入感受戏剧的基础上,提升语文的实践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少波.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的问题及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8):123.
[2]杜海樱.教学改革下关于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思考[J].南北桥,2020,(12):88.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