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东
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2203
[摘要]: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中小学美术课程中也由于引入了大量新媒体教学手段,从而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有效提高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效率。本文通过简要叙述新媒体的特征与其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运用,根据新媒体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实例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新媒体教育下小学美术课程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教育;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新探究
一、引言
在新媒体应用技术化得到不断推广的环境中,小学美术课程迎来了一个革新期,通过新媒体具有的独特性质,可以促进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方式等也有一定的改进发展作用。
而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的教育重点应该注重在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和思维能力之上,教师要有良好地更新意识,积极将新媒体技术应用到学习课堂之中,就可以运用良好的教学意识来融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在教学之中,通过多种方式的辅助教学,也能够促进教学课堂向高效化发展。
二、新媒体的特征与在小学美术课程的运用
1、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主要指的是用电子技术将需要传递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多方的电子设备进行传递。这是一种新型的媒体手段,通过新媒体,能够面向普通大众传递出具有创新性的内容,使得传播者和接受者能够紧密地联系起来。
新媒体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性,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依靠数字技术的运用,从而在多媒体媒介中展示出来。二是创新性,新媒体技术区别与传统技术,它超越了传统科技模式,从而能够深入商业模式之中,从而形成一种产品性的技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三是效益性,新媒体技术的实施,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以特定的手段刺激人们的视听觉感受,从而能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2、新媒体应用教学的趋势
(1)兴趣与互动的课程意识
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学中,由于采用了多媒体设备,学生能够通过设备来进行互动,将原本静态的教学知识活化,实现图画与文字的高效交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投入到多媒体画面之中,从而能带来较为深刻的感受,提高学习美术的热情。
(2)网络式教学的课程模式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媒体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不断有新的媒介出现。把握住新媒体的核心与技术,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之中,做到创新性运用于实践,就能够突破某些教学课程的场地、时间的局限性,不仅在教学课堂上丰富化教学内容,在课下也能够延展开学习生活,例如,将学生的美术作品通过媒体上传到网络进行探讨,使得学校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学社的个人价值也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实现。
(3)良性平等的师生关系
用成人的视角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形式化,从而难以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无法提升自己的美术修养和综合能力。教师要确立一种良好的平等意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有效学习能力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提高对美术的学习热情。
(4)情境教学的合理利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教学方案的可实施性,通过丰富化教学资源,灵活应用各种情景教学,淘汰传统美术知识教学采用单向知识传导的模式,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加强自身的美术知识学习与鉴赏能力。
三、新媒体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从知识灌输到自我学习
我国小学教学提倡的是素质教育课程,但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目前的美术教学仍无法普及创新化教育模式。教学课堂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师单向教学为主,教师进行美术图案的讲解,然后就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进行绘画锻炼,由于表现形式较为枯燥,学生并不能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即使有些课堂引入了媒体教学发,但是由于实行方案的不理想,导致教学课堂模式也无法得到多样化开展。
2、从单纯模仿到多元融合
目前,人们对新媒体教学课堂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对新媒体教学课堂的理解概念不清,但是传统的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事实,用单纯模仿的单向教导模式会弱化小学生对美术知识学习的兴趣,无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表现能力。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课堂中,就需要将有效的辅助教学方式应用其中,例如通过新媒体的数字传播性,从网络、广播、数字媒体等途径进行有效实践应用。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通过多重感官元素的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不是简单的描绘模仿,从而感受到线条、图形的艺术美,最终能够有效地吸收美术知识、提高美术感知能力。
四、新媒体教育下小学美术课程教育的策略
根据目前资料显示,小学美术教师普遍认识能够到新媒体的引入教学可以提高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如何进行应用实施也是课程开展的难点之一,所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应用能力、改善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1、教师需要提升自身能力
教师要明确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观念,提升自身能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将新媒体资源库应用到教学课堂中,发挥出高效的教学意义。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完善备课方案,在进行知识性教学的时候,可以使用视频教学来增加学生的画面记忆,从学生的感官记忆入手,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教师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在小学美术课程的相应大纲中导入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案,改变传统学习中采取的单向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同时,将一些具备启发作用的美术素材结合起来,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理解分析这些美术物件的作用,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高效性实现。
2、课件制作需要结合实际需求
教师设计教学课件的时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来设计相应的课件。例如,在设计课件时,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的特殊性,利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突出文字的重点性,从而提高小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课件的制作也要追求一定的美观性,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就能感知到美术的魅力所在。
3、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完善
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环境,可以有效完善小学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将教学内容细分化,从而能够重新整理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通过丰富灵活性方式和增强针对性的实践化教学,将教学灵活性教学应用在系统的教学方案之中。完善的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有条理地接受、吸纳教育知识,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
4、将互动式、开放式教学引入课堂
在现代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提倡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课堂,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将灵活性的教学思维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之中,多采取创新性的实践方案,将互动化、开放式的教学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平台中媒体软件的应用,比如,看视频学小学美术图案,通过挑选一定的经典动画,来帮助学生认识美术知识,增强学生的小学美术认知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做好与学生的互动活动,明白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才是教学根本。
参考文献
[1]柳晓燕.融入“变废为宝”理念的中学创新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尹莉.新媒体环境下小学美术课程教育新趋向的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年总目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1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