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 陈焕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素质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陈焕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暨阳小学    3118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素质教育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美术知识,并且要在美术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美术教师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被得到解决。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皆为广大小学美术教师优化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前言:
        美术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在新时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教育目标。为了使小学美术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美术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运用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素养,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美术,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
一、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学习的态度主要凭借主观喜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学习兴趣。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灌输型”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美术学习,对于美术学习的态度主要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高,无法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兴趣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催化剂,在无形中推动学生的美术学习,使学生产生美术学习的动力,从而使美术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美术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在导入环节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接下来的学习,有利于构建高效美术教学课堂。
        比如在学习浙美版小学美术《神气的大公鸡》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抓住鸡的神态,能够画出一幅神气的大公鸡的作品。在上课开始时,一些学生的思绪还停留在上一节课中或者大课间,如果美术教师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会导致讲解过于生涩,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进行情感导入:同学们,“头戴红红花,身披花花衣,尾巴高高翘,喔喔叫人起”,你们知道说的是哪种动物么?通过猜谜语的形式,能够迅速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踊跃说出自己印象中的大公鸡是什么样的,可以从外观、神态、动作上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美术教师可以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使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美术学习中重视回答问题环节,全身心的投入到美术教学中。然后美术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二、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美术教学中发挥想象空间,创作出富有创造力的美术作品。美术学科具有艺术性的特点,美术教师要通过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美术知识,或者提高课堂效率,通常对学生知识的讲解过于详细,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对此,美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想法,使学生敢于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对于一些学生想法独特、新颖的美术作品,美术教师不能用质疑的态度对待学生,可以耐心询问学生的意见,帮助学生树立美术学习的信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比如在学习浙美版小学美术《我驾神舟游太空》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关于太空的知识,并且可以绘画一幅太空遨游图。美术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在你遨游太空时,你想用什么样的飞行器?想穿上什么样的宇航服呢?有没有想去的星球呢?然后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可以画上不同的图案、花纹,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宇航服。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能够被迅速激发,美术教师要对学生一幅幅创造性的美术作品在课堂中进行展示,使学生体会在美术学习中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美术绘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非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学习过程。美术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设计趣味性的活动主题和活动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改变传统美术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参与感,使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美术学科的教学价值,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浙美版小学美术《四季歌》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四季的美景,了解四季的变化。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课堂走进校园,到校园中寻找美丽的景色,可以从植物在不同季节的形态、颜色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感悟,从而使学生在实践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美术创作,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爱上美术学习,为学生的美术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教学十分重要,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小学美术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此,美术教师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中探索出适合小学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促进小学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为小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寿南茜.智慧课堂环境下美术核心素养本位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建构[J].国际公关,2020(11):125-126.
[2]于璐.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20(93):143-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