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卿
重庆市开州区厚坝镇中心小学 405407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部门及社会大众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并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时期作为幼儿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会影响其的一生,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需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有效融入其中,以此来将幼儿教育的价值发挥至最大化。本文围绕以人为本模式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具体如下:
关键词:以人为本;幼儿园;管理;应用
前言:
幼儿园管理方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各种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相关管理人部门需对此加强重视度,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展开教育,在启蒙时期就给予其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及思想观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对幼儿发挥主动性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更能凸显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此教师需及时改变管理理念,以多元化管理方式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有效的落实。
一、创设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
幼儿因年龄较小,独立的思想观念和明辨是非能力还未完全形成,较易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周边环境,其会给幼儿的身心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在教育环境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染,以此来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为后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室、走廊、校园,教师可从这几点入手,将一些能够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图画张贴在墙面上,因幼儿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尽量选择一些便于幼儿理解的画报,幼儿在观看画报时会对其进行模仿,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洗手池上面贴上:“请节约用水,小鱼也想喝水!”在草坪上树立标识:“请不要踩我,我也很怕疼呢!”类似此类图画标语,该方式较为简单易懂,能够有效纠正幼儿不恰当的行为。同时还可以在教室里张贴一些比较抽象且色彩对比较为鲜明的图片,该方式能够给幼儿的视觉带来一定的冲击力,使得幼儿对色彩有强烈的感知和敏感度。据研究表明,色彩会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让其产生一定的心理及生理变化,可调整幼儿的心理与情绪,使其能够在色彩鲜明的环境中充分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通过在环境上改变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更可以有效突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所起到的意义价值。
二、开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内容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与落实,学校在管理中也愈发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以往“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部门及社会各界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转变教学理念,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幼儿来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只需在恰当的时机在旁起到引导辅助作用即可,让幼儿在教师的肯定中得到心理满足,这对其后期的学习及发展以及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及性格特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思维理解能力及认知水平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当深入了解该阶段幼儿的心理需求及想法观念,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同时该阶段的孩子有较强的模仿性,会模仿周边一切可变化的事物,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参与者与实施者,其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因此,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并用自身正确的行为循序渐进的引导幼儿,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教师在要求幼儿主动收拾自己桌面时,自己也应当将讲台上的教具摆放整齐;教师让幼儿注意作业的整洁性时,在写评语时或者在黑板上板书时,也应当书写的清晰整洁;教师若想让幼儿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就可以先做示范,将垃圾投放在指定区域的垃圾桶中,在长期的反复训练下,自然而然的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了。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其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引导时,需时刻遵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循序渐进的增加难度展开教育。
三、发挥奖励机制作用,改善幼儿园管理
上文中提出,幼儿阶段的孩子其思想相对较为简单,若单纯依靠口头教育的方式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效果。因此教师若想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的话,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并在该过程中需时刻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此可采用奖惩制度,因幼儿本身就有较强的好胜心,且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探索欲望,教师可抓住该优势展开教育,增加幼儿的纪律性,使其能够自觉的遵守一切规则。
例如,教师可在班级中制定一些规则,如一个礼拜都没有迟到的幼儿可奖励一朵小红花,吃饭时能够把饭全部吃完的孩子给个五角星,一朵小红花是10分,五角星是3分,在一个月内进行一次总结,看哪个孩子得分最多的话,教师就可以奖励一个玩具,该方式对幼儿有较强的诱惑力,幼儿会自觉的遵守教师所提出的管理规则,在竞争过程中幼儿共同进步成长。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更能够有效推动幼儿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后期的学习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体系
幼儿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参与者与实施者,其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与教学质量有着密切关联,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因此园内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展开培训,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实时对教师的情绪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从心理上给予其关怀,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中。同时还应适当提高招聘门槛,不仅要求应聘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需具备相关教育经验,为幼儿园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其次还应当及时进行教学评价总结,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教师展开评价,以此来发现教师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教师工作的进步,还可以以竞赛的方式来鼓励教师不断的学习及自我完善,以此来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尤其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开展,会对幼儿带来深远的影响,优质的教育以及管理方式不仅能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正确的思想观念,还可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水平的提升。因此幼儿教师需重视该阶段的教育,根据现阶段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并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有效的落实,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粤妮.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中的运用——基于贵州省G市民办幼儿园的调查[J]. 国际公关,2020(12):254-255.
[2]王丽娟. 教育变革背景下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临夏地区L幼儿园园长为例[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