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芳葳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教师进修学校,114041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任务发生了全新的改变,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是初中生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文章基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策略,希望可以帮助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小组互助;优化策略
前言:
各初中学校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对学生群体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环境构造新的教育空间是新形势下对初中生进行法治教育的新形势。依法治国政治理念的提出,规范了我国现有的社会秩序,但是在初中教学中的法治教育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法治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所以在现代化初中生法治意识教育中,要正视当前各高校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为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提供科学的教学环境。
一、对初中生开展道德与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当前提出的依法治国政治理念下,学生群体作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翁,提升各学校在校生法治意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当代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初中生作为促进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各高校在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时应当把法制教育有机融合到理论知识中,通过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可以提升法律涵养以及扩大法律知识面,能够让学生走入社会以后,更好的保障自身权益,同时形成遵守法律的规则意识。另一方面在初中生中,推行法制意识的教育是依法治国在学校中的重要体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上加强法制教育,能够更好的将依法治国落到实处。在各学校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以后专业发展方向有机结合,培养出知法懂法守法的现代化人才。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发展现状
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理念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开始关注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任课教师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初中生对于法治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归根结底在于在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中,教师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是单纯的依照课本进行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感受不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乐趣,逐步丧失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初中生的法治素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坚持传统的教学办法,没有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当前网络时代下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只是采用古板的教学办法学生感觉到枯燥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同样也意识不到法制学习的重要性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提升教学效果的优化措施
(一)采用生动的案例教学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中涉及到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无法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想要提升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应当采用生动的案例教学,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案例更好的掌握法律知识,继而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例如在《法不可违》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笔者会通过生动举例的教学办法对学生展开教学活动。首先在课堂上先向学生传输完理论的相关知识之后,顺其自然进行案例教学。“一名17岁的学生李某曾多次逃课以及在放学的路上持水果刀抢劫8名初中生的钱财共获得赃款780元,最终被公安局抓获,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孙某被判定为抢劫罪并判处有期徒刑。”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通过引用生动的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意识到树立法治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营造出了和谐融洽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于法治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阶段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法不可违的概念,在今后的学习生涯和步入社会岗位之后,做一个有道德底线,知法懂法守法的现代化人才。
(二)组建学习小组,提升教学效果
想要提升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的教育效果,还应当注重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根据班级学生内部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进度等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应当考虑到小组成员内部的学习水平,应当有学习好的和学习基础稍微弱一点的,可以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弱一点的学生可以从成绩好的学生身上进行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借鉴和学习。其次小组成员内部性格特点布衣也可以起到互帮互助,互相影响的积极作用。通过小组内部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进一步解放天性打开自己,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三)确立学生教育主体,强调引导教育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确立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中要正确意识到教师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通过法律事件的讲述让学生意识到提升法律意识,加强自我行为约束是构建社会主义文明法治的重要途径。其次,对于法治教育的教育形式要注意多样化,可以通过召开增强法治意识主题的交流会议,以及邀请法律专家现场讲解法律知识答疑的方式,丰富法治教学课堂。最后各学校可以根据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教学现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把法治教育内容纳入考试系统以更好的提升教师在法治教育中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法治教育学习的积极性。总而言之,学生应当是现代化法治教育课堂的主体,教师做好自身积极引导工作,让学生在丰富的教育形式以及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及法律应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不断深化的大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当与时俱进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采用小组内部互助学习的方式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意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奠定的法治基础。
参考文献:
[1]段亚丽.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优化措施[J].才智,2020(15):168.
[2]李燕荣.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研究[J].才智,2020(13):21.
[3]罗训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