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如何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庞慧敏
[导读]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也给各教育领域带来巨大挑战,人们更是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即在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要求培养孩子的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如今更要求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以培养出会感恩且对社会有用的综合型、素质型人才。现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逐渐失去感恩意识,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构建,所以必须从小就加强对孩子的感

庞慧敏   茂名市化州市良光镇红里小学
【摘要】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同时也给各教育领域带来巨大挑战,人们更是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更多要求,即在加强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要求培养孩子的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如今更要求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以培养出会感恩且对社会有用的综合型、素质型人才。现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逐渐失去感恩意识,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构建,所以必须从小就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意识培养。对此,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对当代社会如何培养孩子学会感恩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感恩;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28-01

       
        “感恩”不仅是一种优秀的传统美德,还是一种品质、素养,人快速融入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学会感恩,如果失去了感恩意识,会很对家庭、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有的还形成反社会人格,对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故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重视感恩教育的品质和本性,所以感恩教育便成为了小学教育主要内容,更成为各小学科任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进一步证实了当代社会加强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对于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等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理应得到重视及关注。基于此,下文先简单概述了感恩的内涵及其培养的必要性,然后在该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培养措施及方法。
        1感恩的内涵
        “感恩”实质上就是对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做出感谢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感谢人的思想及心境。人贵在会“感恩”,感恩更是体现人本质的关键,但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他们的感恩意识也不尽相同,最后所表现出来的心态和习惯也不同[1]。感恩能够帮助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因为绝大多数人都非常愿意与会感恩的人交朋友,所以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势在必行。
        2培养孩子学会感恩的必要性
        2.1感恩是是一种基本品质
        很多文献资料都显示,不会感恩的人是非常可悲的,因为这类型的人最终会失去朋友甚至是亲人,在社会上也容易失去别人的尊重。如果学会感恩则会得到亲朋好友的尊重,甚至在遇到困难时也会因为感恩而结识到很多贵人,从而伸出援手帮助走出困境,所以感恩便成为了人最基本的品质及本性,也成为了小学阶段孩子们必须具备的意识。
        2.2感恩是一种美德
        我国从古至今都是被冠以“礼仪之邦”的称号,感恩更是最具有影响力的传统美德。但现时代很多小孩因为网络等原因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思想变得扭曲、个性变得自私和缺少感恩情怀,对孩子的价值观、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等造成了不利影响,故必须加强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2]。
        2.3感恩是一种责任
        调查发现,社会上有超过90%的人认为“感恩”是一种责任,相同条件下,人们更愿意结识有感恩意识的朋友,这不仅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责任,所以感恩便成为了小学阶段孩子的主要培养内容。另外,在感恩影响下孩子才会主动付出,并积极回报有恩于自己的人,更在相互帮助、感恩过程中健全人格,最终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3培养孩子学会感恩的措施及方法
        3.1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感恩习惯
        首先,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感恩老师、朋友及亲人等,如奶奶给买零食时要学会说谢谢,对于同学的帮助要学会以礼回赠或者在同学有困难时伸出援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接触各种感恩行为,从而强化感恩意识;其次,孩子的家长不能只说不做,要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积极孝敬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强化感恩意识[3]。
        3.2利用各种节日作为引导孩子感恩的载体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要充分利用节日引导孩子感恩,例如在母亲节中引导孩子学会帮助妈妈做家务;在父亲节陪爸爸外出购物;在教师节送礼物给老师;在建军节写贺卡给警察叔叔等。这样不仅帮助孩子传递了对父母及老师的谢意,还强化了孩子的感恩意识。
        3.3组织各种感恩实践活动
        首先,定期组织感恩方面的实践活动,如引导学生提前为父母准备生日礼物等;其次,定期组织孩子到孤儿院帮助孤儿、到医院鼓励伤残人士等,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感恩,并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东西,让孩子变得更加有爱心,从而强化孩子的感恩意识;最后,要联合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孩子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得到提升,从而间接性帮助孩子学会感恩[3-4]。此外,父母、教师都要做好表率,例如在学校老师要积极表扬学生的付出,在家里父母要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并配合孩子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以增强还在感恩意识的同时,促进孩子茁壮成长。
        3.4积极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孩子的一生会经历很多挫折,需要身边的朋友、父母及老师帮助,这样才能轻松渡过难关。例如学习一项技能时,需要父母省吃俭用,留出更多的资金投放到技能培训中,并废寝忘食、无微不至地教诲和关爱孩子,最终帮助孩子获取成功。此外,还得到了同学及朋友们的帮助,在他们的指点和帮助下,孩子才能走出困境,甚至走向成功,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同时,还需要引导孩子感恩这个社会。所以老师、父母都需要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学校、生活等,让孩子除了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之外,还感恩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及生活环境。
        结语
        总之,“感恩”是最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很多学科教育教学中都含有感恩方面的知识理念。感恩更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为培养出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综合型、应用型及素质型人才,各大教育领域尤其是小学教育领域更是将培养孩子学会感恩作为教育教学主要目标及任务,由此可见感恩意识的重要性。因此,上文结合小学教育经验,以及对感恩意识培养重要性的了解,从日常生活中渗透感恩习惯、利用各种节日作为引导孩子感恩的载体、组织各种感恩实践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具体的培养措施及方法,希望以此来提高小学阶段孩子的感恩意识,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学会感恩父母、老师等,促使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德伟.父母应教育培养孩子学会感恩[J].青少年与法,2018,000(003): P.48-48.
[2]董英华,魏荣军.对培养孩子感恩意识的探讨[J].儿童大世界(上半月),2018,(10):31-33.
[3]孙云晓.孙云晓:培养孩子的爱心,要先让他学会感恩[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3):95.
[4]李小朋.浅谈家校合作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J].神州,2017,(3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