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单元训练目标,抓好读写结合教学——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目标教学例谈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方胜刚
[导读]

方胜刚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天星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25-01

        在统编教材中,编者采用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相互结合的方式组织单元结构,更加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为我们的教学目标指明方向,也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抓手。下面,笔者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的认识和做法。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习目标或者语文要素有两条:一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二是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这两个要求分别从阅读和习作两方面为教学提出具体目标。对这个单元目标落实情况的总体考察集中体现在语文园地中的习作当中。在这个单元安排的习作题目是《这儿真美》。这是一个要求写景状物的题目。围绕这个题目还具体地提出了个要求:1、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2、试着用从课文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3、用上一些学过的好的词语。这样,习作从观察事物、写作方法、用词造句三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还分别专门举例为学生提供了三个段落开头和一些学过的好的词语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掌握“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这项训练重点。为此,本单元安排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这几篇经典课文,这些课文语言优美、条理清晰、文质兼美,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写作方法上都很值得学生学生模仿借鉴,既是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细细品味欣赏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也是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升写作能力的合适载体。在这三篇课文后面还特意安排了相应的习题或者小练笔,虽然题目不同,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围绕落实“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围绕一个意思写”这两个语文要素安排的,从阅读和习作两方面为学生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落实本单元教学目标作铺垫和准备。下面,我就主要以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时如何为紧扣单元教学目标、落实语文素养而在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具体做法:
        一、认知------落实目标的基础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多次选入教材的老课文,他具体地描写了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课文内容做出了一些微微地改动,但是它在写法上条理清晰、语言上优美生动、情感上质朴动人依然完整保留。它作为本单元第一篇教学例文(本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不算)为教师引领学生落实完成训练目标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点,作者运用总分总的方法,开头结尾总写,中间四个段抓住景物特点具体写了海水美丽、海底生物多样、海中鱼多以及海岛鸟多的特点。这几个段落在结构上各具特点:有因果式 并列式、总分总式、总分式。根据本单元习作提示要求及班上学生实际情况,我把对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作为重点,对学生进行段落的阅读和习作训练,采用“读课文-----数句子---说意思----理关系---调顺序”这样的步骤进行。先让学生读通这一段,数一数这段有几句话,再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和这一段的主要意思,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知道了这一段主要写了海里的鱼很多也很好看,然后老师再进行引导:能不能在这一段中找出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这段话的意思,学生很快就能找出这一段的第一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游来游去,好看极了。


”接着老师点拨这个:“成群结队”这个词就表明鱼很多,“好看极了”表明这些鱼的特点,这个句子它能概括这一段话的意思,这一段后面具体写了几种不同的鱼的样子和活动,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既写出了鱼的种类多,又写出鱼的不同的美。后面几句话就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这样能概括一段话的意思的句子就是这一段的中心句。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借助中心句来理解这一段话的意思。接着,我又让学生读书思考,围绕“好看极了”,作者主要写了几种鱼?你能画一画这些鱼的样子吗?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是渗透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描写”的方法,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各种不同的鱼的不同特点,都体现出“好看极了”这个共同特点。这样学生就明白怎么能把事物写得比较具体。第三步,我让学生找出描写这四种鱼的四个分句,将四个分句顺序进行随意调换,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四个分句的关系,再读一读和原文进行比较,学生发现分句调换后对原文的意思没有改变,影响不大。这样学生就能初步理解本段总写和分写的关系,知道通过找中心句来理解段落的意思,把借助关键词句来理解段一段话的阅读训练落到实处,学生也知道了这样就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就为落实习作目标做了知识上的准备。
        在学生了解了段落结构以后,我又一次指导学生读书,在让学生再次朗读这一段是让学生着重关注课文的优美词句,让学生说说本段哪些词句写得优美生动,引导学生对鱼的不同形态的描写进行深入地体会,借助课件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成群结队”、“穿来穿去”的意思,体会这两个词语分别写出了鱼儿多、游得整齐灵活的样子;通过“全身布满彩色条纹”、“一簇红缨”、“像插着好些扇子”、“长满了刺”、“像皮球一样圆”这些词句体会鱼儿的样子奇特、美丽,感受作者对鱼儿的喜爱之情,感悟作者观察细致、句子比喻精妙、文章语言生动的特色,并乐意背诵积累模仿。
        二、实践----落实目标的途径
        在学生对本段认知的基础上我又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借助课件展示其他海底生物的形态,丰富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抓住不同生物的外形动作特点,把他们观察到的事物模仿课文句子说一说,并插入课文当中。本课其他段落以及本单元另外两篇精读课文《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一些段落也很有特点,也是很好的教学范例。为此,编者专门通过课后思考练习题的方式对落实目标进行了提示:《富饶的西沙群岛》要求学生“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海滨小城》让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学生说说“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这些问题看起来不同,但都是围绕“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个语文要素提出来的,除了指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完成“围绕一个意思写”作准备。总之,在统编本教材编排中,语文要素是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主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落实语文要素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把握好语文要素和读写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元整体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重视重点段落教学。在本单元有关段落的教学过程中,遵循“认知----实践----迁移”的规律,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有目标意识,语文意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根据具体的课文特点和学情进行进行灵活安排,循序渐进地进行学法指导,从课内走向课外。学生通过反复认知学习并逐步深入迁移实践练习,就一定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把读写结合的目标落到实处,阅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习作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切切实实提升语文素养、为以后继续学习打好基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