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生转化问题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尹胜昔
[导读] 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小学阶段小学数学产生差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生源复杂,差异悬殊、兴趣不浓,积极性低、学法不当,缺乏信心、贪玩好动,自控力差、复习预习,遇难不究、师生情感,不够融洽等方面。因此,教师应针对差生的形成原因,积极采取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差生的教学措施。


尹胜昔    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中心小学  401555
【摘要】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小学阶段小学数学产生差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生源复杂,差异悬殊、兴趣不浓,积极性低、学法不当,缺乏信心、贪玩好动,自控力差、复习预习,遇难不究、师生情感,不够融洽等方面。因此,教师应针对差生的形成原因,积极采取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差生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差生转化;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22-01

        引言
        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本文试分析小学阶段“差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差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
        一、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转化差生的教育措施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差生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差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教学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的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二)详解数学基础知识,实现差生的教育转化
        小学教师在差生转化的教学问题上,应在教学课堂中分享自身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师对数学教材中常见的难点内容进行教学分析,可为差生提供自检的思路,也为差生提供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良好的知识内容分享,能让差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减少差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压力。降低数学教学课堂的知识难度,不仅可让学生学得快乐,而且能学得更好,只有差生在教学课堂中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才能减少差生对学习内容的焦虑。让数学的学习过程变得既快乐,又富有教育意义。


为了实现差生的数学教学转化,数学教师应为学生拓展“学习原理”,数学知识内容间具有相通之处,这是培养差生“学习原理”的教育切入点,只有差生充分理解“学习原理”,才能使差生在数学课堂中富有学习能量,进而实现利用数学基础知识的详解转化数学差生的教学目的。
        (三)增加师生间情感的联系,逐步提高差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增加师生间情感的联系,可改变差生的学习方法,达成差生教学转化的效果。增加师生情感联系的课堂一定是快乐的,师生关系融洽,所以学习数学的本身就成了快乐。师生联系的增加还能提高学生课堂的专注力,使差生学得不费力,学习效果更好。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可节省出大量的课堂管理时间,还能为差生打造出快乐学习的教学课堂。师生情感联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减少教学中的对比,注重引导差生进行自我评估,鼓励差生的数学思想表达,进而使差生产生尝试学习的思想观念。同时,教师还应对高难度的数学内容进行拆解教学,减少差生学习中的阻碍,可有效解决差生遇到学习障碍而提前放弃学习的问题发生。以增加师生间的情感联系作为转化差生的教学切入点,可让差生逐步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四)利用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差生的数学思想得到伸展
        学习氛围同样会对差生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应对数学教学课堂进行教学评估,减少难度过大的教学内容比重,并对数学学习路径进行规划,可舒缓教学节奏,保护差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差生的教学转化工作才能起到作用。为了加强数学教学氛围,当学生遇见学习问题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思维模式加以鼓励,以便差生可对教学内容进行思维整理。这样的教育模式,可塑造差生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期待。在教学中进行差生的教育转化,教师需要保护差生的求知欲,利用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差生一个具有多维度的学习空间,可使差生的数学思想得到伸展,并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去探索数学知识内容的无限可能。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知识内容分享,能让差生充分理解所学的内容,减少差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压力。同时,降低数学教学课堂的知识难度,不仅可让学生学得快乐,而且能学得更好。只有差生在教学课堂中真正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才能减少差生对学习内容的焦虑。师生情感联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减少教学中的对比,注重引导差生进行自我评估,鼓励差生的数学思想表达,进而使差生产生尝试学习的思想观念。教师还应对高难度的数学内容进行拆解教学,减少差生学习中的阻碍,可有效解决差生遇到学习障碍而提前放弃学习的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胡光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生转化问题[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下卷(一)[C].:,2006:2.
[2]刘振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差生转化策略[J].新课程(上),2012(01):154 -155.
[3]潘永燕.表征视角下小学六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方式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4]庄玮.基于掌握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转化策略的教学设计研究[D].扬州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