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虎海明
[导读] 本文主要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进行分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当中的成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虎海明    岳普湖县教育局  844400
【摘要】本文主要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进行分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当中的成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思政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17-01

        1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求意识
        首先,就就对外的需求探究,中小学生是一类较为特殊化的群体,国家对其所设定的培养目标是要打造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小学生不管能否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及使命,都需要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及发展当中,要在思想方面将人民幸福及民族振兴等当作自己的职责义务,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给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小学思政课教学课堂上,老师必须要强化中小学这一身份规定,使得学生可以产生更强的责任感,让学生都可以自觉化的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利用思政课教学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爱国敬业文明的精神。其次,就对内的需求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是幸福理论,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时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使得学生可以树立更为正确的幸福观,要自主的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会持久永恒的幸福感。
        2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中小学生的成长成才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就必须说服中小学生,掌握中小学生。为此,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时,老师必须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凸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逻辑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衍生物,其是一类上层建筑,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同时也会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并汲取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体现着人类社会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问题,高度凝炼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想要实现其目标,就需要全面践行并落实社会层面及个人层面价值准则,若没有落实并践行其准则就会如同空中阁楼一般,毫无作用。社会层面价值取向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问题,代表着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期盼。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措施
        3.1以学为中心
        所有的课程在教学时都应当以学生为重心,要始终以学生的学习现状去设计各类教学活动以及教学内容,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体课堂的教学质量。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到思政课教学活动之中,发挥出其服务学生等的作用,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自主化的学习其知识,学习可以转变成为自己的事情,不要强制性的让学生学习思政知识。要协调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让二者可以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状态,只有这样才可以凸显出其教学的成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会完全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化发展的诉求,所以,需要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到呃应用到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当中,要构建以学为服务的观念,制定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以更好地展现出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可以更为全面化的发展。
        3.2设计教学内容
        中小学思政课程理论所涉及到的层面会比较广泛,且其教学目标及侧重点会有所差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渗透到不同章节知识的教学当中,会起到较好的育人成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及观点。丰富学生所掌握的道德及法律知识,便于学生更好的认知个人及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爱国及民族精神。
        3.3创新教学方法
        当前,我国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会比较快,将其技术投入到思政教学课堂上会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优势。将网络技术和思政教学相融合,提高整体教学工作的时代感以及吸引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依照其思德的水平及方式设定好教学的标准,要培养并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老师也需要积极地参与到继续教育当中,学习相关的教学知识,发挥出自身的组织以及导向作用,让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积极性变得更强,开展更具个性化且参与式的教学活动,推广并应用翻转式教学课堂,依据学生的信息能力等特征,把信息技术投入到思政课的教学活动当中,创建出更具智慧性的学习环境,让原本单一性知识传输的课堂可以过度成为双向互动的知识讲解模式,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思想方面的碰撞,学生也可以更好的学习思政知识,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及热情。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提出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现实的发展需求,在讲解思想政治知识时,老师必须要以当代社会的发展现状为基准,结合社会价值观问题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正确的引领学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可以更好地渗透到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活动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论价值会比较强,同时其还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所以,必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更好地落实到社会生活当中,注重该观念的理论及现实方面的意义,不断地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方式及渠道,让中小学生都能够树立更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有效课堂构建方法初探[J].张蕾.考试周刊. 2020(40)
[2]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秦军芳.才智.2020(16)
[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刘敏.新课程(中).2019 (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