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古代文化常识的有效复习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何燕娜
[导读]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何燕娜
        甘孜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626100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知识。近年来,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文化常识题目,成为高考复习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我国高中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帮助学生有效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方法
前言:
        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2015年,古代文化常识题目重新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体现出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要性,对于高中生而言,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复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过于重视文化成绩,忽略了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学习古代文化常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内涵,学生也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高中生学习古代文化常识的实际情况
(一)学生理解不深入,缺乏传承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中生对于课本中的古代文化常识,了解过于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理解其中的真正内涵。由于间隔的时间太久,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会有偏差,再加上学生本身的文化素养不高,很难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学习起来难度也比较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古代文化常识没有实际意义,忽略了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缺乏文化传承精神。
(二)教育理念落后,不重视文化常识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是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来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通常会逐字逐句翻译,但是涉及到古代文化常识的部分,教师通常都是一句话带过,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认为古代文化常识不重要,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严重影响学生传承传统文化。
(三)复习方法错误,死记硬背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比较零散,很难连接起来,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复习方法,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再加上获取途径受限,主要来源于教材课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不高,自然语文教学质量也不高。


二、有效复习古代文化常识的具体方法
(一)改善教学模式,深入了解内涵
        现阶段,高中语文课程忽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教师要改变这种思想,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正确认识到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感受传统文化赋予的精神力量,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举例来说,在学习礼仪制度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从网络上下载相关影视片断,让学生直观了解到古代的礼节,不同场所有不同的礼仪制度,比如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古代文化常识的内涵。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资源,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加趣味性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导入环节,抛出趣味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在学习《廉颇蔺相如传》的时候,教师除了讲解课文中的内容,还可以适当引入廉颇英勇善战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劝学》时,可以适当引入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故事,讲述他们的学习观念,通过这些小故事,可以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开阔视野,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复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学会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古代文化常识看起来比较零散,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头绪,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整体理解文化常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举例来说,古代文化常识通常分为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等,包含内容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帮助学生逐步学习,循序渐进,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带领学生学习一部分古代文化常识,教师及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代文化常识,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四)打好文化基础,注重日常积累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描述是最基础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掌握课本中的基础文化常识,整理出自己的复习资料,鼓励学生把课文中的文言文片段摘抄下来,涉及到古代文化常识的词语,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标记出,并且详细注释,以便于高三复习翻阅。在学生整理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补充,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举例来说,在《张衡传》中提到:“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这句话就提到古代文学常识中的宗法;《廉颇蔺相如传》中提到:“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才敢上璧。”其中设九宾是说古代的一种外交上最隆重的仪式。学生通过文言文的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可以掌握基础的古代文化常识。除此之外,高考考察的古代文化常识,都是很常见的,学生要注意答题的技巧,避免犯低级错误。
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对于高中生而言,要加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正确理解古代文化常识,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感受传统文化赋予的精神力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复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田平.谈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方略[J].新世纪智能,2018,000 (007):P.53-56.
[2]陈晓影.浅谈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文渊(中学版),2020,(1):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