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价值与实施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戴琴洁
[导读] 初中时期不仅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

        戴琴洁
        乐清市四都学生实践学校
        摘要:初中时期不仅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众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基于文章主要从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价值入手,主要就综合实践活动的是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价值;实施策略
        前言: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辅的教育体系,它通过实践活动与自主学习来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经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中学生实践能力,同时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就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价值与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阐述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价值
   (一)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中学生成长的需要  
        由于中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且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他们对于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学习方式不感兴趣。而在此背景下,便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便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来克服书本教育的弊端,从而进一步促进自身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便可借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进行教学,以便通过此,可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中学生成长与学习的需要。
   (二)转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是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实际上,这种方式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便可解决这一问题。它突破了单一的教材教学,更注重实践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方式。另外,在教学中,它将学生的质疑、探讨、发现、交流、合作等内容作为重要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以此不仅转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实践与探究能力,同时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突破教材的局限性,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依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社会与实际生活角度中进行提问,并围绕自然、社会、生活、自我等因素来设计活动,以此不仅可以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同时可增进中学生与自然、社会的了解。除以以外,在初中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可以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初中阶段,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是极其重要的。 
二、分析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结果,忽视活动的过程
        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部分学校与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活动成果的总结与报告上。甚至很多活动并未实施,就让学生着手准备活动成果报告、研究手册等物品。而这样“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法,会使得教学资源的开发不合理,从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另外,在教学猴子中,由于部分教师自身专业性不足、对课程的认识不彻底,所以他们会借以文化学科的方式来实施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这样对于课程教学效果地发挥是极其不利的。
   (二)对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不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很多学校与教师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教师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考试”这种思想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仍会偏向于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另外,虽然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其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教学效果不如文化课程,所以便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过于形式化,而这便间接影响了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阐述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一)根据中学生实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他们具备了一定学习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便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来实施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此外,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应结合教学,以及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以便通过此,可设计出符合学生实情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出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校园节日活动”这一内容,教师便可结合我国传统节日来展开教学。如在课上,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元旦是什么时候?它代表什么?学生答:是公历1月1日。另一位学生说:它代表新的一年开始了。大家说得很对,那你们还知道什么节日呢?学生说:春节,它是农历正月初一,是我们国家农历新年的开始。还有吗?另一学生说: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她表示团圆,我们通常在中秋节会吃月饼。同学们,每一个节日都有一个故事,你们知道哪些呢?与小组成员讨论并分享吧。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增进中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最后当各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敬仰与喜爱。以此不仅可以增进中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同时还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促进其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借助教学资源,实施活动课程
要想开展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就需教师借助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锻炼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应注重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并积极借助信息技术资源来进行教学,以便他们能够独立的完成信息的搜索,进而促进去信息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公益活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依据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以“绿色环境”为主的实践活动。通过让帮助设定调查学校附近环卫工人每天的工作量,了解垃圾的主要种类,分析各种垃圾的等实践内容,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的认识到绿色环境的重要性。且相对来说,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增进学生对环保的认识,使其在日常学习中,可做到不随手扔垃圾、绿色出行等行为。另外,教师应依据教学安排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将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实践活动融入课本中,以便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来进行综合实践教学,以便能够有效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吗,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创新方法,转变实践课程教学观念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与传统的课程教学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且相对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所以教师并不将其像文化课程一样开展。那么教师应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由于其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便需要教师创新方法,转变实践课程的教学观念,以中学生的发展为主,并依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此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地体验 ,锻炼其意志力;同时还可增强他们的团结意识、集体精神,增强其探索与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综合实践教学,并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这样可有效增强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此外,为了开展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便需要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并结合教学内容以及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以便可有效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旭景.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2】石文鹏.小组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运用研究[C]. 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荆楚学术(2020年3月),2020:94.
【3】何晓春.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9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304-305.
【4】范征世.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及策略[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00-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