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乐 郭俊凤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农村教育自始至终都是我国素质化教育发展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而这一现象也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有密切的联系。对此,本文将以姚基金希望篮球小学系为出发点,对这一主题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述,并分析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在开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列举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旨在提高农村精准扶贫的质量和效率,缩小农村和城市素质化教育的发展差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农村教育;可行性研究
引言:
姚基金是由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发起,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基础,所设置的专项慈善公益基金,其自身设置的目标是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推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完善社会公益服务。而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的开展,也成功填补了我国体育慈善事业的空白,在整个教育史上所发挥的作用都是较为突出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论述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之于农村精准扶贫的可行性
首先,姚基金本身就是为了体育公益和慈善事业而服务的基金,其自身具有十分明显的公益性和社会性特点,并且基金创收的重点也集中在贫困地区,姚基金本身挂靠在具有筹募资格的美国机构下,这一操作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有效筹集上,然后为中国的贫困学生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姚基金不仅可以筹款去帮助更多的学生,满足他们获得教育的基本需求,同时也可以扩大公益传播的影响力,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素质化教育,凸显出公益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姚基金希望小学的设立主要集中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而这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较为落后,基础体育设施条件匮乏,人才资源稀缺,所以对公益性服务的需求也十分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姚基金希望小学的设立,也给农村地区的教育扶贫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体育资源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础。另外,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这一活动的举办,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农村小学的体育精神,推动篮球文化的广泛普及,创办专业的篮球盛会,并建立起专业的教学队伍,把志愿者支教,训练,和比赛这三个部分有机结合到一起。所以,这一活动也为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打造了展示自身的舞台,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篮球,了解篮球,感受到体育精神那振奋人心的力量,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够享受运动的快乐,感受篮球运动的魅力。以上这些都可以说明,无论是姚基金,姚基金希望小学,还是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这一活动,都能够弥补当下农村体育教学资源贫困的缺憾,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能得到有效锻炼,这两者的结合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二、分析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开展的现状
首先,篮球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篮球季活动的开展,也需要为学生设置相应的篮球课程,但篮球教学课的时间通常较长,并且要花费将近5个月的时间去完成,而篮球季支教活动的持续时间一般以两个月为主,每天的训练时间是较为有限的,农村地区的学生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和负担,所以他们无法把大量的精力都花费在篮球锻炼上。
另外,篮球活动的参与需要学生掌握特定的技巧和方法,所以篮球课的建设也对学生的素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但在课室的限制下,学生只能掌握基本的动作,却难以形成规范的动力定型,而且学生学习的持续性较差,他们的技术动作会由于其他课程的开展。而持续消退。
其次,尽管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的开展已经遍布了20多个省市,涉及的学校将近400所,但是这些学校的分布却并不均匀,大部多数农村地区仍旧面临着,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条件不足的局面,许多学生也无法接触较为良好的篮球教育。
最后,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并没有实现项目的拓展,仅仅只是局限在篮球这个单一项目上,但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只是对篮球这一项目有兴趣和好感,他们的兴趣也有可能集中在其他类型的体育运动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篮球支教的志愿者没有掌握多样化的知识,那么也有可能阻碍学生的素质发展。
三、分析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开展的对策
首先,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建立起有效的合同机制,而且要确保合同的长期存续。从上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篮球支教的时间较短,当支教活动结束之后,学生习惯的坚持也十分困难,他们不能接受持续性的专业训练和实践,所以已经积累的技巧也会退化。对此,农村小学应当强化与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与那些从事小学体育教育的志愿者寻求长期合作的机会,并签订长期支教工作的合同,学校要给予志愿者正常的工资,姚基金也应当强化对志愿者的补贴,这样可以留住高素质和高水准的教学人才,为体育事业的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同时也可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工作难的窘境[1]。
其次,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的开展应当尽可能向未开发地区迁移,特别是就一些山西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而言,应当推广之前建设的成功经验,与这两个省室内环境艰苦的小学展开合作,确保建设的质量,切勿急于求成,盲目增加活动开展的数量,那样反而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要坚持以点带面的原则,带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农村地区教育的精准扶贫,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2]。
最后,活动的开展应当建立起多样化的教学机制,支教志愿者除了要掌握篮球技能和篮球知识,还应当参与到特定的附加项目中,包括健美操,跳绳,跳远或者是广播体操等等,这些附加项目具有非对抗性的特点,也可以避免肢体冲突,能够满足学生体育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也可以照顾到一些女学生的心理倾向,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为学生打造更加开放且包容的学习环境,激发出他们的兴趣。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的开展,能够推动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也能够实现体育运动的普及和推广,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体育精神。本文通过合同机制的建设,以点到面的扩充,以及教学机制的拓展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两者合作的方法与途径,能够帮助姚基金解决当下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够作为农村学校的参考依据。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姚基金和学校也应当积极交流和沟通,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张晓冬. "姚基金篮球季"活动对促进云南省乡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D]. 2020.
[2]朱琳. 关于农村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新丝路:上旬, 2020(7):0016-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