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艳芳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石岛实验中学 2643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快速发育的阶段,学校和教师应该重视起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以初中生当下教学环境来说,有较多的因素影响到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建设,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本文主要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快速发育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初中生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负面影响时,很容易迷失自我,学校和教师要对初中生给予足够的关注,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培养学生阳光的心态,让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心理发育情况对于学生的一生都会有影响,教师对此加以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中生的心理能够健康的发育,才能更好的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生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初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避免学生产生抑郁、厌学的心理,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事情。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逐步形成价值观、荣辱观,心理正在发育,并且内心很敏感,学生的性格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改变。在学习方面,来自学业的压力会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的情绪,这种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些情绪让学生感觉学习毫无乐趣,越学习越痛苦。在家庭方面,家庭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性格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负面的家庭教育,比如父母对于学生的关心和交流非常少,会让学生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沉闷,甚至自闭。而且这个阶段,家长如果采用过于强硬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话,会让学生越来越叛逆,一定程度上与家长“离心”,与家长的沟通变少,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心理问题。
三、初中生心理健康的辅导策略
1、创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全面辅导
学校要改变旧有的教学思想,认识到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校要推出相应的措施,建立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以及调控情绪的方法,让学生在日常中能够自己调控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康的心态。在心理教育课程上,教师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并根据学生的显示情况,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学习、生活,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发展。
2、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多事情不愿意在说出来,建立心理咨询室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开导。
初中生正从懵懂迈向成熟,大量信息的涌入,让学生的心理状况很不稳定,并且很容易产生矛盾的心理。教师面对这种情况,要利用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建设正常的人生观、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面对学生不愿意直接表达内心想法的情况,心理咨询室可以设立信箱,让学生以写信的方式表述自己的内心想法,教师在读过信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进行解答,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生活。
3、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关注
教师作为初中生成长阶段的重要角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做出贡献。首先,教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关注,这样才能从学生的细微变化中,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其次,学生的心理是不断变化的,教师要长期的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短期的关注只能让学生暂时保持健康的心理,对于学生长久的心理健康没有作用。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时,可以结合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走出心理的阴影,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怀,从而温暖学生的内心。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缓解情绪的方式,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我调节。并且心理健康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专门的课程上,在其他课程上也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4、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进实践活动中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动的阶段,繁重的学业压力减少了学生运动的时间,可能会让学生陷入消极的情绪,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参与进实践活动的机会。适当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释放来自学业的压力,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缓解消极的情绪,再进入文化学习的状态时,能够更投入,更高效的进行学习。而且适当的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荣辱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帮助。以书画展示活动为例,教师专门用一节或多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书画创作,这个时间能够为学生紧张的学习带来一定的缓冲,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的压力也可以通过画画而释放。而且这也为学生创造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自信对于学生阳光的心态有着促进作用,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5、进行家校结合,共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主要是学校和家庭,所以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很多的实例表明,家长对于学生的性格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将面临中考的初中生,学业方面的压力是非常大的,不仅教师要正确的引导学生,从紧张的情绪中走出来,家长也要为学生构建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家长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采用平等的方式及时解决。比如,对于繁重的学业感到压力很大,家长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可以在空闲时间带领学生到户外去游玩,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放松。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还要面临着各种压力,学业上的压力、家庭中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所以心理出现问题也很正常,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和一颗关爱之心,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渡过这个阶段。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和家长多沟通,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通过多样的方式和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能够以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马梅娟.增进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策略探析[J].家长,2019(12):44+46.
[2]倪晶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探讨[J].华夏教师,2018(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