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张立婷
[导读] 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立婷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  750001
        摘要: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出现也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更好地适应互联网+上的专业发展,将成为教师的难题。本文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了影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关键字:“互联网+”;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引言:所谓“互联网+”是指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新一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扩散、应用和深度整合的过程。“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不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应对挑战,就会被时代抛弃。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天然优势,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效果影响很大。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尤为重要。
        1.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
        1.1学科地位限制了专业发展
        由于当前的教育系统仍然主要基于应试考试教学,信息技术科目不代表入学考试的比例。因此,父母、其他学科的老师,甚至信息技术老师都可以免除此态度学科的学习。这样的环境使信息技术老师在教育结构中处于最尴尬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一种形式和工具。这种现状在专业发展中表现出来,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很少,无法为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2学校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不足
        为了进入一所好的大学,高中生通常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高考考试科目上,例如语文、数学和英语。在高中课程中,通常每周开设一到两节信息技术课程,并且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此课程。学校和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是次要课程。在信息技术高中教师中,许多教师不是毕业于信息技术专业,相关专业人员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将下降,课堂教学质量将逐渐下降,这势必影响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1]。
        1.3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学校评价教师大多数都是基于学生考试成绩,这种评价系统是非常单一的,没有考虑到教师的教学过程,导致评价结果可能无法完全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评价是教育和教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主要用于通过评价发现教师教学的弊端,帮助教师自我完善和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由于考核制度不完善,不可能客观地评价信息技术教师,这必然影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2.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2.1改变思维方式,提高认识
        由于目前整个教育体系无法改变,我们可以建立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的保障机制。例如:保证教学时间,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支持,适当地指导和加强公众舆论,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奖励机制,将信息技术纳入相关的评价系统并鼓励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和学习等,使这些任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课程改革提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不仅传播信息技术知识,而且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指导学校、家长和学生改变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偏见。
        2.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而且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应着重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加深他们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指导他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字时代的教师应具有整合数字工具和资源并利用技术系统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能力[2]。此外,学校还应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让他们加强对教育的信念,面对教育和教学工作,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2.3教师应通过多元化学习来提高专业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和工具。“互联网+教育”强调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时代引发的教育变革要求教师的专业思想与时俱进。大数据、翻转课堂、MOOC等到来,但是技术、数据、分析等并不会自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教师需要积极、迅速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式。信息技术教师已经非常熟悉互联网并具有自然的学习优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以满足自己的专业发展需求。遇到问题时,需要及时与其他老师讨论和交流,互相学习,运用集体力量解决问题,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结论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整体的、系统的思维,它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新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将促进教师专业观念的新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在“互联网+”时代,上课形式正从简单向多元化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式正在逐步多元化,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贵永.“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探析[J].知识经济,2019(33):141+143.
        [2]何录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探讨[J].天津教育,2019(31):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