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0期   作者: 阎凤寨
[导读] 水利建设工程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河道护堤施工技术非常重视,避免因护堤施工质量不达标而造成人生安全。
        阎凤寨
        天津市管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41
        
        摘要:水利建设工程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河道护堤施工技术非常重视,避免因护堤施工质量不达标而造成人生安全。基于此,本文对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中重要的一环,对于降低洪水对水利工程的侵害,保证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等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增加,在进行堤防护岸施工时要严格把握施工技术,保障施工质量。
        1水利工程堤防护岸的重要作用
        如果将水利工程划分的更加细致,那么护岸和堤防就是两个不同的工程。护岸工程一般就是指在航运、输水和防洪的需求上对岸坡进行的一系列加固处理。一般就是在原有的岸坡基础上增加石块以及混凝土等。利用混凝土、砖块等材料就是因为它们的耐久性、抗侵蚀以及抗压性能优良,同时对于那些用来输送水流的运河来说,还可以降低渗透以及糙率,与此同时输水的效率也大幅度提升。堤防通常是用来阻挡水的工程,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要用于限制和约束洪水,特别是在湖泊水位急剧增加以及涝期水流的径流量暴增的情况下,堤防此时就能够将洪水约束在泄洪河道内,从而大大降低洪水对水利结构的冲击。二是在临近海域的水利工程中,堤防也可以对海潮以及风浪的冲击进行有效抵抗,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避免海水的侵蚀。
        2水利工程中堤防工程施工技术
        2.1选择合适的土料
        在堤防工程施工中,选择合适的土壤材料是极为重要的,只有符合质量要求的土料才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中,选择土料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确保土料要满足抗渗设计要求,依据工程实际进行开采,宜“就近开采”,能够有效保证土壤符合大坝抗渗要求;另一方面在选择土料时,要对土壤的含水量等进行综合考察,为科学选择土料提供依据。
        2.2清理堤基
        在开挖前应当先对开采区进行清理,清除污水、淤泥、杂草等。在堤坝正式施工之前,要先进行路堤清理施工,一般情况下路堤清理包括堤身、铺盖与压载基面的清理。在清理时要确保基础范围内的杂质完全清理,从而保障堤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路堤边缘线的清洁要比基底清理宽50cm左右。在旧堤坝维修时,需要适当处理,加高加厚,从而保障施工安全,在完成清洁与一层填充之后,需要进行压实施工确保土壤密度满足要求。
        2.3清理堤基
        在开挖前应当先对开采区进行清理,清除污水、淤泥、杂草等。在堤坝正式施工之前,要先进行路堤清理施工,一般情况下路堤清理包括堤身、铺盖与压载基面的清理。在清理时要确保基础范围内的杂质完全清理,从而保障堤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在路堤边缘线的清洁要比基底清理宽50cm左右。在旧堤坝维修时,需要适当处理,加高加厚,从而保障施工安全,在完成清洁与一层填充之后,需要进行压实施工确保土壤密度满足要求。度应当控制在100m以上,从而提高灌装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控制施工速度,避免过快灌装带来的质量问题。在堤身填筑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整平处理,采用联合控制的方式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边界沟,以便于后期进行压实施工。
        2.4铺料施工
        在进行铺料施工之前要对已经夯实的堤坝表面进行平整,控制其土壤含水量在设计要求之内。

在材料选择上要选择具有均匀的、流平性较高的材料,并且先通过试铺实验确定每层应铺设的厚度与直径,同时要做好材料的分隔措施,禁止将砂砾等渗透性材料与黏土混合,并且要除去路堤土壤中的杂质,在铺料施工时,砾石层的铺设厚度应当不超过30cm,在剧烈振动情况下进行研磨时,加厚的厚度应当<60cm。当铺料施工进行到路堤边缘时,需要在边缘外侧填充一定的多余部分。在铺料施工时可以将机械施工与人工施工结合起来,机械施工一般为25cm厚度,人工则为15cm左右。铺料施工与压实施工必须连续进行,避免含水量变化带来的质量问题。
        2.5堤坝压实
        堤坝压实施工是堤防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在这一过程中,要不定期进行检查土壤含水情况,土壤含水量在1%-3%之间才能够达到压实施工标准,在进行压实施工时,要注意选择标准的压实施工操作,并且合理利用各种压实机械。采用标准的压实施工操作主要是为了避免传统压实施工中出现的压实不足与漏压等现象,以确保堤坝的稳定与牢固。在进行压实时,先进行水平分层铺土,再逐层进行碾压,在设计边线的两侧超出30cm左右,用工作面上的土料进行填充,渐次卸料、整平后进行压实。在压实时,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是极其那个框来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在较为开阔的场地上采用大型碾压机械如压路机等,在空间较小、回转不利的区域内可以选择手扶碾压机,进行全盘碾压,保障堤坝稳定。
        3水利工程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3.1坡式护岸的施工技术
        操作简便、抗冲击效果良好的坡式护岸,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范围多见于小型河流与湖泊。为了让水利建设工程抗冲击能力更强,顺着岸坡和坡脚使用恰当材料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建造坡式护岸。在水利建设工程坡式护岸中,护脚工程的稳固情况直接关系到护岸工程的防御能力。是否能够抗击流水的冲刷,以及在流水的作用下,护岸工程能否保证位置的稳定,降低工程表面磨损。与此同时,水利工程长期在水中作业,因此水利工程的护脚的防腐性也需要特别注意。只有基础牢固,水利工程后续发展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2坝式护岸
        为了减少水流、潮汐及破浪对边坡带来的冲刷作用,使水流能够与堤岸保持安全有效的距离。利用顺坝和丁坝,利用坝式护岸方法来对堤岸进行保护时能够及时疏导水流,减少水流、波浪变化对堤坝的冲击。在常用的顺坝、丁坝、潜坝和丁顺坝4种坝体中以丁坝式护岸最为常用,它是一种间断的有重点的护岸方式,利用丁坝式护岸对于水流缓慢及河床较宽阔的河流段进行水流的调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3抛石护岸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指施工人员按照施工设计要求从护脚到岸坡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逐层抛填处理。抛石护岸技术的应用关键是测量控制。在具体施工中需要相关人员根据抛石的具体水位、流动速度、块石大小来选择不同的位置,做好一系列抛投试验操作,为抛投施工有效性提供重要支持,增强抛投施工的科学性、有效性。在具体抛投操作时一般按照先上后下、分阶段的开展施工,在抛投之前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对整个工程的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来选择施工方式、施工材料以及抛投的具体顺序。
        3.4其他护岸技术
        除上述护岸技术外,根据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还有一些其他的护岸技术,如抛石护岸技术、利用播种草籽的手段进行环施工和利用土工布施工技术等。不论哪一种护岸方式,只有保证相关技术运行参数和运行结构符合客观要求,才能真正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果,进一步提升护岸技术的应用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堤防护岸施工质量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在进行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时,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施工部门要落实施工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余小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水利技,2019,47(06):162-164.
        [2]王立志.刍议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224.
        [3]曾泓舸.试论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8):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