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军
南钢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4
摘要:在冶金工程中,随着各类冶金机械设备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只有制定完善合理的机械设备安装、运行和维护管理方案,并执行到位,才能提高冶金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发生故障,必须及时维修,否则不仅会影响产值,还会增加多余的成本投入。为保障设备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必须在设备安装时提高安装精度并提升调测稳定性,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另一方面对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冶金工程;机械设备;安装施工;维护
1冶金工程机械设备损耗简述
冶金工程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会出现设备性能降低和设备损耗,从而对冶金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影响。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因为化学药品的腐蚀而造成机械磨损,也会因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加速设备的老化,还会因为时代发展的进步而同新设备性能之间存在差异,无法全面满足冶金企业生产需求,机械设备的使用价值也会逐渐降低,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冶金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不利于冶金企业未来发展。
2冶金企业机械设备管理薄弱环节
2.1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当前冶金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中,还存在着各种有待改进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意识到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的必要性,不能有效地实施冶金设备的管理,因此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存在着种种缺陷。当相关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工作时,由于对其各种行为没有限制,很可能导致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涵,从而影响最终的管理结果。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缺失,也可以说是对各类工作缺乏责任感和对员工的“纵容”,使得一些员工在进行各项管理维护工作时,会从自己的角度制定规章制度,进而运用现有的规章制度以冶金企业为指导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致使冶金企业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严重阻碍了冶金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2.2不重视机械设备管理
企业要想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就要脚踏实地,尊重实际,根据自身情况设计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但是,一些冶金企业在建立自己的设备管理形式时,忽视了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导致缺乏科学、专业的管理模式,实用性有待提高。因此,即使相关管理者和员工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专业化管理,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一些冶金企业在制定科学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时只注重短期目标。这种“短视”只向他们展示了当前的经济效益,却不重视冶金机械设备科学化、专业化管理和定期维护的价值。各种问题的存在导致冶金机械设备的病态工作状态,久而久之,机械设备的损坏会更加严重,造成更高的经济损失。甚至有些冶金企业也只是模仿其他企业的管理形式。这种“影子”管理方法注重综合采用和“合规”,没有综合考虑自身机械设备的工作条件。这一问题的存在也是导致机械设备不能实行科学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薄弱环节,从而阻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3冶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装施工的要点
3.1垫板施工
为了调节机械设备的高度,减少设备的振动,并将振动能量传递到设备基础,需要在设备和基础之间设置一个基板。底座可以传递和调节建筑基础操作界面与底座之间的振动能量。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施工机械设备的高度,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传递到地面。目前,我国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注浆法和注浆法,其中注浆法比较实用,安装非常简单。设备底板安装是冶金行业常用的施工工艺。
3.2机械设备基础灌浆
一些重型或高速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容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如果固定不牢固,地基锚栓可能由于振动而松动,设备剧烈振动,甚至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对于重型或高速设备,必须先固定底座,然后再组装部件。设备灌浆分为一次灌浆和二次灌浆。一次注浆主要用于锚杆注浆孔的注浆,二次注浆主要用于基础与地基之间的注浆。
3.3高精度基准点和中心板的设置
在冶金机械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和图纸设计内容完成安装任务。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为了使设备安装施工更加准确,需要设置高精度的基准点和中心标准板,并综合考虑周围环境、实际施工工艺和标准要求。应在施工图上注明。在预埋中心板和基准点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安装精度,机器必须牢固稳定。施工期间,必须随时检查,使其位置、标高符合施工要求。
3.4加强冶金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管理
冶金工程机械安装过程中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因此,冶金企业在安装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的投入,以保证冶金机械设备后续正常运行,生产的产品质量能达到标准要求,有效地保证了冶金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经过设计合理的安装方案,选用合格的机械设备,冶金机械设备一般为重型、大型机械设备,只能按规定的安装工艺进行安装,安装设备经检验调试生产。
4冶金工程中机械设备维护标准及方法
4.1冶金机械设备维护标准设置
首先,我们必须制定一套具体有效的维修标准和流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和实施标准进行。在编制运行维护标准时,必须了解机械设备的具体环境要求和运行性能参数,不能盲目设定。为了使机械设备的具体检修周期设置更加合理,必须根据设备运行规律和负荷情况设定检修周期。其次,要制定更全面的系统维护监测指标,了解每一次故障的具体原因和特点,及时统计故障次数和周期。最后,要制定更科学的维修机制和维修方法,在操作中,维修人员不仅可以对表面进行维修,而且要分析问题的具体原因,进而彻底解决问题。
4.2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方法
为了保证冶金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严格细致的日常维护管理十分重要。首先,根据生产实际和设备运行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设备运行规律的维护周期,如在检查或专项检查过程中,对易损件、管件等进行日常定期检查或每月深入检查等,发现设备运行隐患,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其次,机械设备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一些易损件和部件可能会出现磨损、开裂、老化、失效等故障,因此在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中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相关部位进行调整清洁、润滑和更换的方法,以恢复设备的使用性能。最后,由于各类冶金设备的关键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冶金设备的运行保障和日常维护技术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由于不同冶金厂家对冶金生产的实际需求差异较大,冶金机械设备的使用参数和性能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对此,运维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维技术,保持知识的实时更新。在维修过程中,员工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努力加强对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不断提高维修水平,为机械设备的维修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同时,应尽量采用最新的材料、工艺和工具,提高冶金设备的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4.3重视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大量的冶金设备在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的情况下超负荷生产,长期超负荷运行,很容易导致冶金设备频繁发生故障,甚至影响安全生产。为了保证冶金设备的安全生产,必须从基层做好设备的宣传和管理工作,注意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同时,建立严格的监控制度,在机械设备使用到一定时间内,或在短时间内使用频率过高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检查,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要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根据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维护措施,使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更加稳定,确保冶金企业持续稳定生产。
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冶金行业对冶金机械设备各方面的性能和运行要求规定也更加严格,不仅体现在安装精度方面,还体现在机械的自动化层面。为进一步做好冶金工程的施工、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工作,冶金行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用思想的武器强化自身,使用网络、大数据和3D建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让我国冶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施工、安装、调试质量和运行维护水准获得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邹进生.冶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及维护[J].冶金管理,2020(13):50-51.
[2]陶锐.冶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装施工及维护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