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惟1.王文波2.赵凌云3
1,3青岛茂嘉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300 2青岛中蓝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的建设合同也需要不断提高管理要求。但工程合同却变得更加复杂多变,以至于大幅提升了合同在法律方面的风险,从而严重影响到建设单位的稳定、长足发展。所以,应从建设合同出发,针对法律方面的风险问题,及时做好防控工作。为此,本文从建设工程出发,分析了合同法律上的基本风险特征,并针对风险因素,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施工合同;建设工程;防控措施;法律风险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经济类的合同,是相关建筑建设方为了完成工程的实际指标而与勘察、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方面单位所签署的协议。它同时也是相关雇主在支付工程资金、验收整体工程质量、随时跟进工程建设进度的主要书面依据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同时也是承包商方面索取工程款的主要凭证。在相关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和管理中,一个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可以在保障多方切身利益的基础上,促进合同签订双方依照合同规定履行实际责任和义务,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监督和整体质量能够满足验收标准。由此可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对整体建筑项目工程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1.1工程招投标阶段
一般来说,建筑工程合同的实现都是利用招投标的形式,招投标过程较为繁杂,从招标信息确认到招标文件起草再到招投标、最终中标者的确定、之后合同双方谈判。该形式能让合同中的责任归属更为有效,一旦后期执行过程中发生问题可以快速进行责任追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合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力度,保证合同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
1.2合同文本分折阶段
在建筑工程合同内容中包含了合同、合同协议书等重要文件,同时这也是建筑工程合同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在编写合同内容时必须与相关法规、法律要求相符,而在进行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合同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以实现风险控制的目的。其分析内容包含了以下几点:(1)合同是否完整、合法;(2)合同中双方的权益、责任是否合理及明确;(3)如违反合同规定的后果等内容。
1.3合同谈判阶段
在建筑工程合同谈判时,其主要是就合同当事人对合同中所制定的相应内容进行协商、研究的一个过程,这也是合同双方力争自身合同权益至关重要的环节。但由于建筑工程投标、招标文件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将未来具体施工时所发生的情况全方面涵盖到,而合同双方在理解招标、投标文件方面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必须不断提高合同管理能力,在正式签订施工合同前进行相应的协商及谈判,补充或者澄清存在疑惑的地方,通过谈判让合同双方得到更深入的沟通,详细交换彼此之间的意见,以实现降低风险的目的。
2建设工程中常见的合同法律风险因素
2.1合同文字不够严谨
在建设工程领域,一份存在效力的项目合同,需要能够准确地体现出,作为合同双方内心的真实意思。这便要求利用严谨的文字,来准确表达合同内容。但很多时候,在签订建设合同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某种人为因素或者客观因素,而难以把握部分合同条款。此外,在部分合同当中,也并没有清晰地规定好义务、具体明确合同权力。
2.2合同主体不当
在建设工程领域,合同的主体就是有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的合法当事人。但是在管理合同中,却常常会产生合同主体不得当的问题。具体情况主要涉及以下两种:一方面,虽然拥有一定的民事权利及必要的行为能力,但却并不属于合同当事人,因为这种合同主体并不归属于合同的合格主体。另一方面,尽管为合同当事人,但却并没有必要的民事权利及一定的行为能力。这种合同主体也是合同当中不合格的主体,而不合格主体便极易引起建设合同方面的法律风险问题。
3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在其实际的工作中会涉及较为广泛的领域,其在管理上是非常烦琐的,不论哪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得建筑工程项目出现不同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会损害到合同签订方的合法利益和权益[6]。为此,相关的建筑企业要有意识地不断重视和提升对合同管理方面的综合水平,要有针对性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机制,在确保合同管理工作规范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合同签订方的责任和义务透明。在合同签订完成之后,合同管理人员要向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人员及负责人进行合同内容的交底工作,以保证参与合同签订的每一方都能够对合同内容和自己的权利及义务清晰、明了。在合同的后期履行过程中,合同管理人员要定期要求各个施工部门将其具体工作情况上报给相关管理部门,以便相关合同管理工作人员能随时了解合同的执行情况,以保障整体建筑工程项目的及进度和质量。
3.2对合同内容进行规范和完善
要想有效实施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需要具备完善的合同管理法律系统,对和建筑工程项目相关的法规法律进行修正,进而保证其可以符合建筑行业发展需求,尤其是需要对合同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在签订合同前要结合工程特点、甲方性质,提前预判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风险评判排序,制定有针对性的专用条款。与此同时,在对合同进行签订时,需要对双方进行提醒,遵照一定的规则,使双方对合同内容、责任、权力进行了解,对合同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及时提出,并一起进行探讨和完善,进而保证合同有效性,避免因为签订双方疏忽而引起全责不明确问题,以防对后期施工合同管理造成影响。
3.3推行管理合同目标制
在工程建设领域,通过管理合同,主要旨在利用计划、设计、组织、监督、指挥等事宜,来增进建筑单位当中的不同部门、环节具体配合、衔接的效果,从而促进建设工程单位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并且最大化工程利益值,最后加快建筑事业发展的脚步。因此,作为建设单位,就应严格执行合同当中的管理目标,并贯彻落实至工程建设单位当中的各个部门和具体细节之中。同时,还应通过适宜的管理手段,来严格管理工程建设合同的制定、签立、履行过程,进而有效降低法律风险出现的机会或者概率。
3.4健全市场监管制度
在建设工程领域,针对合同管理,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制度,存在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充分确保施工合同的整体合法化。所以,作为施工单位,应联合有关部门,统一创建起健全的市场监管制度,并且注意动态监管。同时,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灵活调整具体的施工进度,注意定期定时地抽查、审查,并且严格督促合同当中的承建双方,认真履行合同中的责任和义务,以有序化地推进工程建设工作。此外,作为施工企业,还应创建一套健全的风险应急管理制度,法律纠纷一旦发生,便可以及时应急处理,以减少损失的大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领域,合同当中的法律风险备受有关方面所关注。作为建设企业,就应加强合同管理,认真分析合同风险,并且严格控制合同,帮助企业工作人员及时增强法律意识,推行良好的管理合同的规章制度。此外,还应及时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全面管理合同事宜,有效防控法律风险,为建设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二虎.浅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法律风险与防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2):158.
[2]高青.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防范工程承包法律风险[J].科技与企业,2016(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