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0期   作者:刘江
[导读] 城市道路为城市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也是城市的发展基础,按照交通功能标准,可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刘江
        天津万事兴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301900
        摘要:城市道路为城市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捷,也是城市的发展基础,按照交通功能标准,可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施工过程主要是露天作业,且大部分位于闹市区,施工干扰因素多。对于市政工程的道路建设,只有采用先进的道路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因此需根据不同的路基结构类型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以此提高道路施工的管理水平。鉴于此,文章针对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施工技术;市政工程;应用
        1导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其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愈发关注城市现代化建设。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因此,为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满足于市政道路发展需求,应当科学规划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工作,不断创新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淘汰落后的技术,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水平,为市政道路使用工作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
        2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2.1基层施工技术
        2.1.1备料、拌制
        依照施工基本要求,首先检查材料自身属性,待其合格之后,才能将材料进入到施工场地之内,在进行分类储放,并设置标识牌。在制作混合料时,依照标准进行配。在正式进行混合料搅拌之前,要先拿小部分样品进行试样,才可以确保混合料中各类成分与组成满足一定的要求。最后应明确混合料的需水量,才可以进行搅拌,并做好和调整加水量。
        2.1.2运输、摊铺
        在对混合料进行运输时,要利用专用自卸汽车,在混合料卸载时,应从路段远处逐渐向着近处开展,如果运输的路程比较远,温度比较高,那么应该将混合料盖上,避免水分过度流失。摊铺开始,需要对各的混合料温度进行检测,使其保持在 130 ℃ 以上,对摊铺机的振幅进行调整,使摊铺的初始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在 80% 以上,并在此期间根据搅拌设备、运料距离、压实能力进行考量,使摊铺可以匀速不间断。在进行上层摊铺时,可以利用走雪橇的方式进行摊铺层平整度以及厚度的控制,摊铺机在移动中找平基准。
        2.1.3碾压
        在整形完成之后,开展碾压操作。一般情况下,对路基路面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一般是采用先轻后重的碾压方式,先对路基路面进行轻度碾压,再逐渐加大碾压力度,碾压方式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从道路两侧向中间靠近,设超高的曲线段从内侧向外侧碾压。此外,为保证路基路面压实作业的质量,要对碾压厚度进行检测和计算,并对填料层松铺厚度进行数据检测,在此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进行路基路面压实工作。
        2.2接缝技术在市政工程道路中的应用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受环境、条件、工艺等各方面的限制,施工间断不可避免,需要留置施工缝。接缝按照位置不同分为横向接缝和竖向接缝,在接缝处理方式上有一定区别。纵向接缝为沿道路方向的缝,在施工时,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横向重合5~10cm,利用后台摊铺机进行接茬的处理,在接缝处理过程中控制混合料的摊铺厚度,保证接缝两侧高程是控制接缝质量的关键。接缝按照施工工艺分为冷接缝工艺和热接缝工艺,冷接缝指待接缝处沥青料降低至自然温度,将接缝处沥青混合料清理干净,喷洒一层粘层油,再将新的沥青混合料摊铺上,压路机静压接缝处路面,完成接缝处理。热接缝是指接缝处沥青混合料温度较高,接缝不需要特殊处理,直接摊铺接缝处新的沥青混合料,同时使用压路机压实。
        2.3道路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
        道路施工工程中,排水不便会引起较大的交通堵塞问题。因公路工程在户外,受到天气和地势影响,容易出现积水溢水等问题。因此,道路工程施工应该注重防水排水技术。填筑工程中,对于常见的积水问题有两大解决措施: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地下排水,顾名思义将水导入地下,通过设置暗沟、管道和渗沟,一步一步将道路上的积水导向地下水层。而地面排水则是通过在路基地面上设置水沟和渠沟来将水排放出去。不同的积水程度需要不同的排水效果,地面排水是十分高效的排水方式。

将地面与地下排水技术进行结合协调,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排水工作。
        2.4装配式施工技术在道路工程基底建设中的应用
        装配式道路是指将预制的混凝土的基层和基块运至现场进行拼装,缝隙间采用砂浆填充之后形成的道路。使用的施工材料主要有水泥灰浆材料、胶凝材料以及沙石等。而对于道路建设的装配式基石按道路的中心标记铺设,首先要在道路中线位置铺设基块,然后对称从道路中线向两侧铺设基块。每块基块中应该保留2~4cm的间隙,施工过程中要对基块的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基块是否平直,基块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当基块之间出现超差现象,要及时使用撬杠进行调整。
        2.5养护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在面层施工完成后,同步碎石封层,即同时将碎石以及黏结材料铺洒在路面上,由压路机碾压形成层沥青碎石磨耗层,其作用就是保护沥青道路以提高公路的使用期限,使路面具有超强的耐摩擦效果和持久性,提高公路的防水性、防滑性。同步碎石封层技术跟其他防护技术不同,对施工人员的要求较少,不过在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表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确定施工修补规划。使用沥青再生剂对老化的沥青道路进行翻新是一种全新的道路建设养护方法,路面表面开裂,路基未出现明显沉陷,可将沥青液渗入沥青道路的缝隙中填补裂缝,延长道路使用年限,是道路保养技术的一次新突破。
        3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
        3.1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基础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技术选择、材料使用、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交底以及图纸会审等管理制度。市政建设工作应当以全方位的角度规范施工的进行,由此来提升施工工程的质量,以安全、人力、技术、成本等管理的共同协作,确保道路施工技术能够顺应工程发展的潮流,让施工的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合适的发挥。施工工程中要多使用优秀、技能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和人性化管理,同时对其施工技术进行评定,实行施工责任制。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事故,即刻进行责任精准定位,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3.2重视工程质量监管
        当前在部分道路工程中,质量监管力度有待强化,道路工程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现行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主要由企业组织开展道质量自检工作,缺乏有力的外部监管,质量管理形式单一。因此,应对道路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企业既要对道路质量监管条例内容加以完善补充,充分发挥质量监管工作的优势与作用,建立长效质量监管机制。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与第三方监理机构也应积极发挥自身监管职能,与施工方共同组建三级质量保证体系,逐级对道路施工成果质量进行监管,标记所存在问题,监督施工班组限期进行返工处理。
        3.3加强人员培训,引进优秀人才
        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对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进行技术管理人员培训,对实际工作内容与重点工作人员的培训等,能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为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当工程施工人员的能力显著提升后,其在施工过程中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提高危机应变能力,提升施工效率和效益。虽然我国相关的施工人员充足,但随着我国工程行业的飞快发展,对优秀的施工人才必然有很大的需求。因此,还需要适度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我国的市政道路施工理论发展中,起步相比较发达国家的时间较晚。因此,在当下的各个道路施工方案中仍然要学习先进的技术理论知识。
        4结束语
        总之,对于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可以促进道路工程企业内部的组织体系的完善,这样即保证了施工技术创新的科学性、也保证了技术运用的合理性,最终达到道路施工完毕后的一个让各方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华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低碳世界,2016(33):186-187.
        [2]吴凌繁.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6):150-151.
        [3]于克咪,张群明,谢杨光.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7):109-110.
        [4]王伦,潘世兰.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08):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