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馨
宜昌市东风渠灌区管理局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不到位、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差等问题,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成为相关单位的研究重点。本文在对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水利工程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主要问题,同时针对实际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发挥其应有职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农业生产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管理;管理问题
1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统一的组织机构
根据水利工程现阶段发展状况,项目建设过程中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涉及到的内容包括:(1)质量监督机构和担任具体建设任务的单位,二者均属于水管部门的内设机构;(2)各部门之间的监督责任同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3)独立的监督部门在水管单位领导人授权的情况下对水利工程实施监督管理工作。前两者质量监督管理机构都可以作为行政管理部门,而后者接受水管部门委托从事监督工作属于事业法人单位,同时该单位为专门的独立机构。可见,水利工程建设中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组织结构缺乏统一性问题,虽然可以更加合理的分配监督管理责任与工作,但不利于统一领导和共同执行。
1.2管理与维修的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是由当地政府部门与水利管理部门负责筹建的,资金也由当地政府部门与水利管理部门来提供保障,而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事一议”制度浪费了许多时间,延长了施工周期,从而增加了施工成本,加之施工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造成施工质量低下,并且增加了后期的维修费用,而这些问题造成预期投入资金不足现象,进而造成水利工程建设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急需对此进行改进优化,保障对资金的合理利用。
1.3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国面临着各专业建设工程由相应的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城乡住建部、铁道部等多部委分行业管理的局面。然而,正式颁布的法律文件仅对建设过程中配套的设备、管道、线路安装以及附属设施、各类房屋建筑活动等给出了相应的约束条件,而对水利工程等其他行业的建设管理缺乏专业性、可行性、针对性的法律依据。随着水利项目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现行的质量监督管理规定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各类问题开始显露,例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质量监督机构的单位性质如何界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具备独立事业法人的质量监督机构存在什么关系,如何实现水利工程的高效管理等。
1.4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拥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至关重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水利工程管理相关标准,保障关键的施工环节不被遗漏,但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专业的管理人才相当匮乏,大多数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职业技能,相应的水利施工企业也没有对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管理知识培训,久而久之就造成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低下,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埋下隐患,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加强领导的认识与重视
水利工程的相应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建设优良的水利工程项目提供基础保障。自从国家对基层水利工程单位进行改革以来,相应的管理工作也得到了相应调整,资金投入力度更大,增强了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将基层水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以保障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合理搭配
监督人员的专业和年龄结构为质量监督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加强新老工作人员之间的团队协作以及对新监督人员的专业培养。
通过完善监督人员的内部管理机制、定期培训监督管理人员和开展各种监督工作经验交流活动,切实提升监督人员专业技能,打造一支规范化、专业化且高素质的质量监督队伍[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时让监督人员及时利用新理论、新技术,及时掌握各类监督法规与政策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3完善质量监督法规机制
为保证水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和管理体系,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时加快管理监督法规制度的建设,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结构的法律地位。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状况监督机构应建立科学的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制度,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应覆盖行政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监督制等系统内容。此外,还要充分考虑自身发展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配套制度或实行有效的法律制度,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为解决法律法规现阶段不够完善的问题,质量监督内容在相关管理条例中较少涉及,由此导致工程建设时相对滞后[2]。因此,为确保各部门职责的贯彻落实要同时完善法律法规制和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制,强化法规执法力度并形成有效的责任制度。在质量监督方面法规制度应涉及所有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明确各方责任、制度条款清晰,为实行科学、高效、客观的高质量监督提供可靠依据。
2.4制定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当前,被监督者-监督机构-政府部门之间的管理关系迫切需要得到明确,从而更好的实施监督工作。为了形成更加有效、规范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就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也是推动水利事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改变传统的质量监督方式、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地位以及推行集体监督责任制等,最大限度的保证质量监督公平性,从根本上解决监督管理权责不清的问题。通过形成严格的质量监控系统,以相关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为依据严格监督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各项工艺流程与施工方法的安全可靠,对于施工过程出现失控的环节,质量监督人员要全面分析检查失控环节的各个方面,为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3]。质量监督过程中至少配备两名以上具有相应监督资格的人员,这也可发挥一定的相互监督作用,以确保质量监督的准确性与公平性,不同人员共同签字后各个级别的监督文件方可产生效应。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由具有授权的监督部门或政府处罚,从而实现对各参建单位安全生产和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
2.5实现项目系统化、专业化与信息化的管理
运用现代高新科技来实现项目系统化、专业化与信息化的管理也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重要手段,其能够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并利用高新科学技术与现代管理手段,让水利施工与管理更上一级台阶[4]。相关单位要注意加强现代复合型人才培养,让他们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和操作现代化高科技。
结束语:
总之,当前我国在水利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还有诸多的问题有待完善与解决,我们要充分结合现代科技与管理办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办法,并努力创建专业素质高、综合素质优良的管理团队。同时,在日常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进而为工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桂芳. 基层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3):215.
[2]杨超. 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4):226.
[3]郭玲. 水利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改进措施[J]. 居舍,2019(35):132.
[4]王健.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模式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2):245-247.
作者简介:张允馨(1984.08.09),女,汉族,本科学历,主要从事电站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工程项目工作,现为宜昌市东九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