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管理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0期   作者:罗浩
[导读] 近年来,建筑工程事故的频频发生,为建筑企业敲响了警钟。
        罗浩
        武汉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事故的频频发生,为建筑企业敲响了警钟。建筑工程规模、数量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建筑企业必须要积极做好施工全过程的项目管理工作。但是当前我们发现部分企业在开展该项工作的过程当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等等。因此实施项目全过程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建筑项目工程;应用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开始逐渐与国际现代化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接轨。在建筑工程方面所涉的领域众多,多方面,多维度,多技术等,因此,工程项目管理也是非常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工程的各种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开始逐步健全与完善,全过程管理模式开始成为主流,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管理模式。
        1建筑项目工程全过程管理重要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分工合作基础上的社会,有着十分详细的社会分工,建筑工程施工也拥有着众多详细的分工。每个施工团队只完成建筑施工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工作,将分散的资源和建设工程相结合,大大考验了项目人员的管理能力,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实行全过程管理。全过程管理模式可以在合理时间合理使用建设资源,只有通过有效规划建设项目,及时调整建设过程,合理安排建设资源,才能达到井然有序的建设目的。复杂的建设资源将通过整个过程管理模式的优化,成为建设项目的全部完整组成部分。建筑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多数劳动者的分工合作。现代建筑工人分为钢铁队、水泥队等许多不同的专业队伍。如何持续项目建设,保障团队工作有效率,这便是全过程管理模式的价值。施工单位通过应用全工程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调整不同施工计划中的各个施工团队的工作时间。在整个过程管理模式下,项目管理人员将加入工作团队,协助工作团队,有效地组织建设和生产活动,为完成项目建设的目标而创建不同的工作面。
        2全过程管理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前期管理
        工程前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工程决策阶段和工程计划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其中涵盖着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项目前期考察、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施工图设计等等。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为例,需要详细的说明项目规模、选址、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投资估算等,上述工作和决策的制定密切相关。在完成立项工作后,即可展开土建、电气以及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工程项目主体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同时展开安全设施、卫生设施以及防护设施的建设工作。在完成项目建设后,需要交由专业的环评机构来展开环保验收工作。
        2.2施工过程管理
        2.2.1材料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来说,施工材料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如果施工材料不过关,那么即使施工的技术和设备再先进、再完善,最后完成的建筑工程也很难达到顾客的标准以及质量要求,因此,要想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就必须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把控,对于施工材料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做到严格监督,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首先,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应该选择正规经营的厂家,选择具有三证齐全的厂家,避免为了降低成本管理,而选择一些便宜的质量无法保证的材料。其次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特殊材质的材料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在运输的过程中,造成损坏增加成本,最后,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后,场地的施工监管人员应当对运输过来的材料进行抽检,确保选购的材料是施工过程中规定的材料并根据材料的特殊性质,进行合理的摆放储存。

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材料进行定期的抽测,为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2.2.2加大施工安全监管力度
        在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时,还应进一步加大总承包单位对分包企业的安全监管力度。由于总承包单位在与分包企业签订合同时,规定了总承包单位需要行使的安全监管权。故而在实践中,总承包单位应担当起重要职责,以此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提供重要保障。总承包单位应具备明确辨识施工危险源的能力。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所包含的工作内容有所不同所产生的危险系数也会存在差异。所以,总承包单位应根据每个环节对应的要求组建安全监管小组对其进行检查指导,并给出可行性建议,从而在尚未发生突发事故前做好防范工作。总承包单位虽已将部分工程项目分包给其它单位,但不可完全脱手放任不管,需对分包企业的安管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督促他们及时落实安全管理内容,并与其签订责任保障协议,使其按照总承包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要求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并在出现隐患时及时改正,以免增加后期经济负担。细化安全监管目标。比如在设置“零事故”后,需对实现此目标的具体方法进行细致处理,好比制定监管准则等。中建八局总承包单位曾针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可视化监管”方法。负责人在重要结构部分安装了提示牌,要求在拆除临边防护装置时应联系区域负责人,并标明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同时,还实现了危险源的可视化辨识。如在基坑边树立警示牌、在洞口处安放红白警示带等,以此增加了总承包单位安全监管的有效性,降低施工危险系数。
        2.2.3加强先进科学技术应用
        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对技术管理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例如,信息技术,其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BIM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信息技术。利用BIM技术,可以可视化地模拟施工全过程,使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明确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类型是否适用于工程项目,了解其中需要优化的地方,并且可以进行多方案的对比,便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选择更加高效、经济性更强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另外,在施工技术的模拟过程中,可以提前暴露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前制定详细的解决措施,促进施工的有序进行。
        2.2.4进度管理
        近年来,科技在持续精进,并且运用到各个行业之中。为使施工管理质量有所提升,可在管理的运用当中对先进技术进行强化。因而,施工单位要有效地控制相应的施工条件,而且对所需的新技术加以运用,使进度控制的成效有所提升,这可以实现对工程进度的高效控制。施工单位应广泛采用各种有效的施工进度控制方法,这合理有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施工质量。建设单位应当施工前签署相应的施工合同,明确相关赔偿事宜和施工期。控制人员在施工进度控制期间,所有的工作都要具有科学性,且以合同为根本,以防因资金问题而使进度受干扰,多注意是否到按时间进行施工进度付款。建设单位在现实操作期间要将坚持科学管理,以免因为复杂的施工进度控制工作而引发无序情况,应配备专业人员,对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设立并确保其足够健全,实现合理控制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确保施工的顺利实施,根据施工计划完成施工项目。
        结语
        简而言之,加强建筑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并从初期阶段、中期开始对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同时,整个建设项目的工程管理意义重大,全过程管理不仅对促进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7):152.
        [2]陈诗兴.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18):139-140.
        [3]张明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4):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