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居瑞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侯沟小学 235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小学高年级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来提高小学生的品德素养。本文从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的角度入手分析信息技术背景下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原则和创新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德育教育;模式
德育教育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小学高年级的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担负着重要的德育教育任务,为了增强小学生在品德素养方面的理解能力和行为效果,班主任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德育教育,以符合当前小学生高年级学生在信息接收方面的习惯,并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德育学习素材。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参与兴趣,班主任应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来创新德育教学模式。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原则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育的模式和方法,也给小学高年级德育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可能性,小学德育教育的模式不再生硬死板,学生的德育教育效果也可以更好,在班主任利用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教育模式时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
信息技术进入校园为德育教育的形式提供了更多渠道,也就是说,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在课堂中、校园中来进行开展,也可以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利用互联网进行开展,只要学生能够在线接收相应的德育教育信息,班主任就可以开展德育教育,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为班主任开展小学高年级德育带来了很大便利。
(二)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
作为班主任教师,应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学生家长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在家庭中也监督学生的素质行为,尤其是避免学生受到一些不良网络宣传的负面影响。而且校外的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在和学校进行联合活动时,也应重视德育教育的开展,班主任需要适当地做好相应的沟通。
(三)教师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积极性。比如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一定的先进榜样,并利用互联网来展示榜样案例,制作成专题让学生进行学习。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互联网来搜集一些不良的社会行为,制作成PPT,并组织学生进行品德素养提升主题的演讲。
二、信息技术背景下德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一)充分利用网络,丰富德育教学资源
班主任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应多从互联网中搜集教学资源,这样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德育教育素材,而且这些新颖的德育教育素材还更加符合学生的当下生活。
(二)利用网络问卷,开展德育问题调查
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可以制作一些网络调查问卷,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功能设计一些和德育教育有关的问题,定期制作一些调查问卷,通过互联网连接分享的方式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无记名地进行问卷答题,班主任教师在收回问卷之后,可以对班内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了解本班学生的思想现状和思想动向,对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方面进行重点的、有针对性地德育教育。
(三)利用信息平台,组织案例定期分享
慕课教学的形式正在渗透到各个学习中,小学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学校网站、班级主页等不同的平台形式来分享德育教育的内容和信息,而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就可以进行自主学习,而且小学生对于案例教学模式的接受度更高一些,像互联网中的一些积极向上的新闻,比如感动中国人物、科技贡献人物等故事就可以作为德育教学的案例,教师可以定期搜集一些这样的积极案例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分享,让学生自己抽时间进行学习,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定期提交学习报告,同时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四)利用交流工具,形成师生在线交流。
当前班主任和小学生之间可以利用在线即时交流工具也可以随时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比如微信、QQ、等,班主任教师也可以同时利用这些在线交流工具和学生形成一对一、一对多的不同交流模式,从而适当地开展德育教育。比如班级内的一些“问题学生”,在平常上课时,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时间比较少,但是在课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在线交流的方式和学生谈心,不与学生面对面的情况下,学生也可以较为自如地和班主任教师进行交流,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行为问题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给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便利,班主任教师可以采用更丰富的方法和形式来组织德育教学,以避免德育教育过于死板、引发学生的排斥心理,而接地气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同时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隋金龙.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创设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56-57.
[2]邵振飞,孙丽萍.小学德育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7(04):23.
[3]贾俊生. 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