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巧玲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中心幼儿园 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持续增加,教育界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但我国心理健康工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幼儿园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相应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当代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大主题,也是国家重点教育方向。近些年来由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多,国家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幼儿阶段。心理健康是指对生活中的事件有积极态度,乐观向上,有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由此可见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幼儿正处于性格养成和心理形成的重要筑基阶段,因此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提到幼儿教育日程上来。教师也应在幼儿日常活动和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联合家长捍卫幼儿的心灵,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
1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亲子活动方案,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我园在疫情期间运用多种途径有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通过全面调查了解得知家长认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十分重要,幼儿对有趣的亲子游戏十分感兴趣等,教师们依据班级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小、中、大班的亲子活动方案,包含了丰富的亲子游戏内容,如主题绘画、科学小游戏等,同时,有针对性地收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图片、绘本等推荐给家长,如:七步洗手法步骤视频图片,请家长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学习榜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例如引导家长鼓励幼儿勤洗手,掌握打喷嚏的正确方法;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使每一位幼儿懂得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障身体不受侵害的重要健康生活方式。
2创新心理健康教学活动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实行单一的教学模式,在长期发展中学生会产生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导致教育教学效果有所下降。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实行开放式、游戏式、合作式教学模式,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实际教学中。在开展“走独木桥”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保护,有效地缓解幼儿的不良情绪,鼓励学生不断向前。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趣味性、竞争性亲子活动,如夹棒跳、走迷宫、过河跨跳等,加强家长和幼儿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这样幼儿可以勇敢地克服日常生活中的困难,还可以通过合作制作玩具,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3设立综合教育通道,解决幼儿心理问题
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家庭及幼儿园二者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例如,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平时无法自己亲自陪伴孩子,很多时候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这会导致幼儿们出现孤独的心理问题;或者是由于幼儿阶段比较喜欢模仿,一旦出现不自觉地对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进行模仿,则会很容易导致幼儿在性格上产生缺陷。因此,针对幼儿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社会以及幼儿园三方的合力,才能真正意义上推动幼儿实现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园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讲座,帮助幼儿家长能够掌握更多有效的幼儿心理辅导方法。
4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育联系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一的,而是需要联合日常幼儿教育进行的。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时代的进步,伴随而来的是对人能力要求的提升,因此幼儿教育不单单只是平常的简单教育,而是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吸收理论知识的同时,心理也要摄取养分健康发展。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是幼儿教育的一大核心,在此基础上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将幼儿往正确道路上引领,让祖国未来的花朵茁壮健康成长。例如: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幼师将美好事物作为题材,让幼儿在用美术表达自己的同时,注重与小伙伴之间的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幼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的形式来达到此目的。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幼师鼓励幼儿勇敢表述自己的想法,促进幼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言活动中,幼师可开展自由交流活动,或者开展关于一个话题的讨论,让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小组总结,这个过程既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又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的协作和分工。
5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给予幼儿心理的支持与抚慰
教师注重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情绪表现,如幼儿是否有害怕、焦虑、情绪低落的现象等,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如:沉默寡言等,关注幼儿的生理表现,如入睡困难等,鼓励家长表达共情心理,给家长分享心理学家提出的科学育儿知识等,帮助幼儿缓解心理压力。如:建议父母细致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和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在害怕什么,聊一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多给幼儿一些鼓励,慢慢引导幼儿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帮助幼儿与老师、小伙伴等进行视频、语音交流,并鼓励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幼儿感受到来自他人精神上的支持,获得与其他孩子或成人成功交往的经验,同时提升了幼儿表达情感的能力。此外,给予充满爱意的拥抱可以让幼儿感觉安全,不再害怕和恐惧。
6注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各个幼儿的特点都存在很大差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据幼儿生理、心理的个体差异,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师既要注重幼儿群体的心理健康,又要关注个体幼儿的心理健康,对其进行个别教育,还可以采取个别辅导形式,如针对问题突出的幼儿,应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并对其进行心理治疗。
7积极搭建家园共育的教育平台
家庭和幼儿园对于幼儿实现心理健康成长与发展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二者是相互依存,同时是提升的关系。因此,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必须要加强家园间的协作,一起合力构建起家园共育合作平台,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一是与家长建立良好舒畅的沟通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家长充分地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家长学会辅导幼儿心理发展的方法。二是建立家园网络沟通互动平台,随时了解并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及动态。教师可利用家园网络互动平台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分享一些教育心得,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结语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大主题,同样也是一大难题。从幼师教育方式着手,幼师应在日常教育活动以及娱乐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促进幼儿心理往健康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幼师应提高自身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联合家长,共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越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及策略:以幼儿园教学活动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73.
[2]杨钦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28-29.
[3]江可.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7.
[4]王璇,赵静,赵娥.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7):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