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差劲”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30期   作者:张继敏
[导读] 在基础教育中,很多人所公认的便是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

        张继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公馆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在基础教育中,很多人所公认的便是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只有在语文学习中打下较好的语文基础和能力后,在其他的学科学习中才能游刃有余,但其实是所谓的学好语文指的是学好语文中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在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后,在其他学科如理科的应用题理解、英语的对应翻译等才能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而写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书面语言使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自身情感的表达和文学创造性表达等向外界进行展示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阅读、写作教学是语文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难学好的一门课程。
        关键词:农村学生;语文教学;写作能力

        引言:阅读是进行其他学科良好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语文写作良好进行的基础,只有在拥有良好阅读能力的前提下才能更加自由、精准的通过写作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但阅读也好,写作也好,在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是一块短板,尤其是在农村学生中,更是无法得到有效的改善。究其根本,是农村的教育资源落后、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有问题、农村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与外界沟通不同步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学生没法儿得到良好的语文阅读写作学习。要想改善农村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差劲”的问题,就要让语文教师从语文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做改变,具体解决策略如下:
        一、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扩写练习,拓展学生的写作范围
写作是一个主观的通过语言进行表述的十分具有个人情感色彩与表达倾向的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个人表达过程。在写作过程中良好的写作过程能够自然而然的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在现实中的农村学生语文写作中,学生们的写作普遍存在语文素养不足、写作内容创新性一般的问题,写出来的东西具有强烈的表达同质化、内容千篇一律的现象,这是由于学生写作思维固化和不集中的原因,所以才会产生写出来的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创造性的现象。若要解决此问题,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在进行课文教学后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扩写训练,就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让他们在特定的写作主题和写作环境中去进行写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拓展学生的写作范围。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课文《驿路梨花》这一课时,课文分别从“我”和老徐、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解放军战士还有梨花等人物与小茅屋的关系进行了描述,但是因为篇幅字数的限制,对每一个人或群体的描述不够详细具体。语文教师就可以以这些人物为主题,通过文章所描写的每一个人或者群体的故事作为背景,任意选择一个人物或群体进行在原有故事背景的前提下进行扩写。既可以选择以作者及其丈夫的视角进行描写,想象他们在来之前所遇到的艰难困苦,也可以畅想他们从小茅屋离开后的所感所想所思;或者选择文章中笔墨不多的解放军这一群体作为文章的主人公,围绕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伟大情怀进行展开叙述;等等。


        二、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积累多样化的写作素材
农村学生写作水平差有一个很重要的外在原因就是阅读内容的缺少。农村教育资源的落后导致他们的阅读内容也相对的稀少和单一,农村学生看的东西太少,加之农村信息之于外界又相对闭塞,生活单调枯燥,自然就会导致学生们脑子里面既没有由于生活经历带来的丰富素材,也没有通过外在阅读吸收而转化成自己大脑中进行二次加工后转化成自身阅读写作素材的渠道。而学生的生活是客观而无法改变的,所以要想使学生自身的写作素材库充盈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语文教师做主导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和数量。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素材广泛的阅读内容可以拓宽学生写作的视野,为其进行写作人物或事物选定时扩大素材选择;还可以在优秀的文章内容中学习到精美的语言文字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所以,语文教师就可以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或者语文自习等场合向学生去推荐和分享一些符合其能力和适合其阅读的文学作品,并且,在推荐书籍的时候应该与当下学生所学课本有一定的联系,这更能使学生产生熟悉感和共鸣感。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推介鲁迅的《朝花夕拾》这一文学作品,学生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讲解更能了解到鲁迅先生写这些文学作品时的历史背景和所怀有的细微心情,同时还扩展了自身的阅读内容,增加了自身的阅读素材。
        三、加强写作训练,养成随时记录随时拓展的写作习惯
写作作为语文考试中的占比最大,单项分数最高的一个部分,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的课堂时间占比和所讲授的内容篇幅不多也是学生习作能力不佳的原因之一,在常规的语文课堂学习中每天都进行的是语文常识内容和课文阅读的讲解和学习,却鲜少有专门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为学生进行习作讲解的部分这就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写作的时间和机会太少,而写作又是一个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进行反复练习和斟酌的过程。要改善这一问题,直观的解决方法便是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
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不单是在特定的写作背景下让学生有准备和指定内容的条件下去写,而是让学生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任意事情作为素材,养成随时记录随时写的习惯,将写作当成自然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的写作中慢慢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农村学生要提高自己语文写作能力,需要语文教师和学生本身两方面的共同配合和努力。教师要改变教学内容占比,将学生的写作训练提到正式的课堂上来,还要进行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扩展;学生要积极配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积极习作。在这个过程中,达到提升农村学生语文写作水平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仿齐.提升农村小学语文写作能力的实践尝试[J].新作文:教研,2019(9):0158-0158.
[2]马红梅.让农村小学生拥有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解读[J].好日子,2020(1):00080-00080.
[3]张培芝.厚积言有物 勤写笔生花——农村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方法及思考[J].山东教育:中学刊,2004(21):33-36.
[4]何美丽.试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J].基础教育,2009(7):4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