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30期   作者: 徐琳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需完成的教学任务

        徐琳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中心小学51143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师需完成的教学任务。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于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相结合,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达到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十分重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十分必要,近几年来,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得到了创新,认识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是目前还是有不在少数的教师坚持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考试分数,却没有思考提升考试分数的价值何在,教师在讲台下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述着语文教材内的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讲,丝毫无法体会语文知识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即便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也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从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改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才能够更好地诠释教育真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主要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形成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中各类人文精神的理解。随着学生知识积累增多,学生核心素养应当更加抽象化及精神化。小学语文教学达到高段时,学生也将进入青春期,开始具备独立的思维及意识,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因此,此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更加个性化。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人与事物的微妙关系,形成正确的处事风格及思想态度,通过文字完成自我表达及信息读取,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加良好的理解能力,通过文字及语言更加良好地表达。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应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想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虽然这一句教育界的至理名言在教师群体中基本达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但是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师并不多。

在小学教育体系当中,语文具备一定难度,尤其是在教师无法创新教学方法的情况下,这一难度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与负面情绪,长此以往,即便教师想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可以尝试对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应用,不断完善内容,利用小学生好奇心较强的心理,提升其课堂注意力,创设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
        (二)注重培养思维能力,践行核心素养
        思维是智力的重要组成,尤其在训练学生想象力、记忆力、观察力等方面均无法脱离思维能力。相关研究指出,思维在语言运用层面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能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与学习的良好习惯,一定程度还能达到语言与思维相统一,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三)联合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结合课外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学好课堂知识,完成课外知识拓展。教师在选择课外材料时,应当选择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材料,避免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内容。教师在选择文本时也可征集学生的建议,避免盲目选择。学生应当做到学以致用,将自身学习的知识完成迁移,这也是深度学习的体现。学生深度学习文章内容,掌握文章精髓,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将知识应用在课外学习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质量。教师应最大程度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四)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都具备十分明显的价值,这与语文本身存在着的实质特点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其本身就是一门用来交流的学问,互动是语文的基本属性,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重视的教学关键点。为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结合课程内容等,构建创新式的交流互动体系。对一篇相同的课文,不同学生的理解形式不同,具体想法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学会理解其他人的想法,促进不同思维的沟通,如此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完善思维运转模式,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之,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兼具的学科,重视学生文化素质与情感双重提升。为了诠释语文教学的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结合课程内容,构建创新式交流互动体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与学科核心素养指引下应结合学生学情创新教学方式,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继红.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2019(46):11.
[2]李莉.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41-142.
[3]何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