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30期   作者:李荣
[导读]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

        李荣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高级中学 662200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因此,在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让学生在成长中可以自由的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培养他们保持优秀的道德文化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让他们充分展现新时代的青少年独特的风貌。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渗透
引言
        由于大多数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并未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课堂上只给学生讲解了基础的语文内容,忽视了语文教学中隐藏的传统文化,这也是当下高中语文教育的不足之处。对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语文素材,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传承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得到较好的发展。
一、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还应该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讲述更多知识,从而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是推出了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经典片段,让学生在课上观看,以此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而语文读本则是对教材内容的最好的补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重点给学生讲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通过赏析指导、赏析实例等,引导学生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
        唐代诗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其作品风格迥异。在学习和欣赏他的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化层面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唐朝时代社会文化的了解。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将进酒》时,让他们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诗词情感,并通过《经典咏流传》中的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情感,最后再让学生结合名家讲解,解读并赏析这首诗。而《蜀道难》则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必背篇目之一,但其内容中的生僻字给学生的理解和背诵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给学生讲解时,先提问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在学生的回答中,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让他们感受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从而加深学生对李白不畏艰险、乐观豁达的人文精神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易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告诉人们不要轻言放弃;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人们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而《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人们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原则。这些经典,无一不在告诉着我们生活中的真谛,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些经典内容的同时,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创设情境,渗透传统文化
        现在的学生的世界观会与相隔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差异,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肯定这种差异的价值,注重学生的自我体现,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譬如王宁先生所说,设置适合学生的真实情境,组织好学生的语文活动,要比照本宣科、强力灌输的难度大得多。譬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黛玉看作导游的身份,学生作为“游客”跟随黛玉“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教师通过这篇文章,引领学生了解祖先对美的看法,见证古人对美的追求,感受青春的美,体会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中西方都重视“切己”程度,只有当教师作为情境的创造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才有可能让学生对文本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产生同理心,并继而在更高层次上予以引领。
三、融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发现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历史,而且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着属于当地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也正是这些特色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域风光。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度。例如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调研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文化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节日加入到相应的小组中,然后小组成员可以通过网络、图书室等渠道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如节日的特点,历史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之后,教师再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将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展示出来,如此一来,学生之间既能相互学习,还能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结束语
        总体来说,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也能从传统文化中感知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能正确地将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承。所以想要改变就需要教师对教学进行改变和创新,只有全新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其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媛.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高考,2020(22):80.
[2]笪亚琴.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9(S2):43.
[3]何洪奎.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J].试题与研究,2018(3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