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体育课短跑训练及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30期   作者:陈雪刚
[导读] 短跑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陈雪刚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天立学校   641000

        摘要:短跑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还可以让部分学生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建立对于多学科学习的自信。本文通过研究现阶段中学体育课短跑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其提出教学方法。
        关键字:中学;短跑训练;教学方法

引言:无论我国中学体育课程如何进行改革,短跑训练是始终贯穿始终的一个训练科目。教师应该如何改变现状,使得短跑这个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项目重新焕发活力,被学生重新喜欢呢?
一、中学体育课短跑训练意义
        众所周知短跑是一项要求在短时间短距离内拥有一定爆发力的运动。和球类运动需要的团队协作能力不同,短跑更像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所经历的情况一样,最终都是在进行单打独斗,且关键时刻需要爆发力。此外,短跑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全面发展。而且短跑作为田径的基础,学生在度安排训练中可以掌握田径项目中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有助于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除此之外,短跑训练更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关键项目之一。
二、短跑训练中常见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程度下降。加上短跑的训练方式大多是在反反复复针对某个动作进行训练的训练模式,这个模式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加上学生日常本就缺少体育锻炼的习惯。诸如此类的原因结合到一起就成了短跑训练在中学课程中重视程度不足的根本原因。而且因为当前体育课程对于考核的要求更多的是同样标准的模式,所以短跑在学生心中的意义逐渐变成了考试达标、是会对升学考试造成影响的成绩。而失去了在训练中得到成长与快乐的本意。
(二)滞后的观念影响教学效果
        短跑作为一项竞技项目,其对于成绩的精确要求也是影响学生对于短跑这个项目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材针对短跑部分内容缺乏创新、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等原因,也直接导致了教师对于短跑这部分的教学的积极性,这样一来也就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体育训练的兴趣与对于体育学习的状态。
三、创新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改革
        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之前,应该先去了解原本的教学模式。在原本的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照本宣科一样的授课方式,与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对于整个课堂进行主导。

这样的方式往往会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趣,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对于教师授课内容不能完全消化并为己用[1]。所以可以除了在专业动作、规则讲授外,采用“互动大于独角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个“参与者”与教师进行互动而不是“旁观者”一样一味接受。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于短跑训练的兴趣,从兴趣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成绩的目标。
(二)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中学期间的学生正是处在自我意识极强,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阶段,加上短跑训练往往通过是循环往复的锻炼固定动作,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不适感或者不能全身心的专注于训练中。这时教师不仅要做到自身专业技能过硬,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去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更要做好学生在短跑训练期间内心的真正想法,能够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让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身体状态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而针对学生的心理干预就要要求教师在本质专业外,进行教育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学习。
(三)趣味训练法
        从当前中学阶段短跑训练现状来看,被传统训练观念所影响,教师大部分还是将授课内容以及训练重点放在例如起跑动作、摆臂幅度、动作力度等这类老生常谈但确实有效的动作练习上。而怎么能够通过有趣、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更好地进行这类固定动作的练习,也是需要教师进行研究的一个问题[2]。教师可以就地取材进行创新式训练,比如在细沙坑中进行原地跑的步态训练,既不容易受伤又可以练习到关节的灵活性与如何更好控制身体肌肉。或者可以进行拖轮胎跑的锻炼,合理的负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在力量,这样很快提升跑步速度。当然,无论是选择什么有趣的方式进行训练,前提都是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四)放松能力学习
        无论是什么运动,在训练之余都一定要学会放松。这里的放松并不单单是指对训练中一直紧绷的肌肉进行筋膜松解。更重要的是在训练结束后如何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放松,只有能将压力合理的纾解,才能在正式训练中更好地投入,更专注地完成训练目标。训练结束肌肉的放松除了常规的针对腿部、臀部等运动部位进行拉伸之外,还可以尝试进行柔韧性练习,在柔韧性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肌肉紧张以及放松时的状态,并记住这种感觉,结合日常锻炼,学会控制肌肉,从而加强对于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帮助提升短跑成绩。
结束语:中学体育课中的短跑训练是一个有利于学生身体与心理的优秀课程,但是由于当下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往往导致老师学生都觉得课程枯燥无味,但是因为课标要求却还是要进行学习。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改变教育方法便是迫在眉睫需要迈出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张小洁. 趣味田径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2]寇全祥. 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