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0期   作者:杨秋妹
[导读]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的过程

        杨秋妹
        贵州省麻江县宣威镇宣威中心学校557604
        摘要: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的过程,更是满足学生好奇心、验证科学真理、培养学习探究兴趣的过程。它需要运用各类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去创造书本中的“神奇”,有利于学生观察、动手、逻辑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如何确保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要寄希望于实验教学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重要性

        科学教学的前提是尊重客观事实,通过实验的方法向学生揭示真理。在教授理论的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接收抽象知识。由于很难与实际生活相接轨,科学理论便呈现枯燥乏味的特点。实验教学的引入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小学科学中有很多简单易上手的实验设计,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借助一些仪器工具对这些问题预设的猜想进行验证,便于学生观察整个实验过程,验证结果与自己的猜想是否一致。若一致会出现怎样的实验构成;若不一致是哪个环节存在偏差、哪个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不一样的结果,在这种不断纠错、不断改正的过程当中,学生就会学会思考,善于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水平提高,这就是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所在。因此,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要求教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自己的能力。
        
        一、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在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城市较为完善。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在很多欠发达地区实验教学的推行还尤为困难。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实验教学仪器缺乏。买不起设备、没钱去定期管理及维护等现实基础问题困扰着广大科学教师。二是小学生能力不足。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往往存在不够深刻的问题,导致实验的实际进行不够理想;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动手能力导致难度较高的实验、安全性较低的实验无法进行。三是部分教师惯性思维严重。只教理论,不情愿或者没能力进行相关实验教学。四是科学教学在教学体系中位置尴尬。中国考试体制对科学并不重视,继而引发重视的争论。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高策略探究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的作用。传统中国教育对于唯分数论的功力心态贯穿教育始终。书面考试成绩不仅成为学生跨越阶级的门槛,更是教师排列等级、升职加薪的凭证。这就几乎限定了教学目标:以学生对刻板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比教学质量优劣的标准。与之相应的灌输式教学很难发现学生的才能和培养其科学素养。因此,可以借鉴英语小班教学的经验,将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都作为最终成绩的评定,推进大众对于实验教学的重视。
        二是做好实验教学设计,掌控课堂。不打无准备之仗应当成为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信条。首先,找到学生兴趣点以及创新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提升效率又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培养学生探究习惯,课堂开始前的头脑风暴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探讨存在的问题,实验后进行科学反馈与总结。再次,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进行观察并模仿实验过程,就实验中的不同因素改变实验结果进行反思。最后,充分利用分组实验,合作完成实验,架起联系的桥梁,培养合作团结的力量。


        三是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进行一堂好课教学和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一个难题,教师对于学生听起来不合逻辑、不可思议的问题应当给予鼓励,并且加以引导。比如。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对于问题的思考是否足够深刻,对于问题情境的设计是否有助于教学的推进。比如,在哪一课就可以进行这样的创新情境。
        四是严格把控实验的每个环节。实验教学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对于实验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以及操作把握的理解程度。但是,基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他们不足以完全胜任独立实验的任务。例如,因缺乏纪律而盲目乱动,造成实验混乱。又或者颠倒实验过程顺序,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开始之前应当明确操作过程,紧盯各个小组实验教学进行情况,确保安全与效率。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完善
        除开利用主体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相应能力之外,其他的非理性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完善也应当被充分考虑。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实验反思。反思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当体现在实验报告里。一份合理的实验报告,要明确实验的目的、重点、难点、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策略。也应当合理运用小组讨论的合作,交流不同的思想,形成统一的意见进行汇报。这样不仅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更加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其次,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肯定学生的努力与收获。要想让学生对于一门学科产生兴趣,老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也要给予高调的明示。老师可以对有准备、有收获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制定一些游戏规则,鼓励其他人后发赶超。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优点,产生愉悦的成功体验,充分地感受到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付出就会得到肯定和表扬、从而增强他们对于科学学习的自信,并且积极主动地投入更多的精力。最后,走向生活、应用于实践。神奇的自然孕育着无穷的奥秘,触手可及的生活隐藏着太多惊喜。这是孩子们萌芽、成长、壮大的殿堂。他们玩味,他们探寻,一次次惊奇、一次次发现,他们乐此不疲。苹果砸出了牛顿定律,也开创了乔布斯时代。大自然是生活的源泉,同样也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既然科学来源于生活,那么科学课就应该更多地鼓励孩子们走进于生活,将所思所想所学应用于生活,再从生活中汲取创造的不竭动力。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课堂是对孩子关于生活自然的启蒙课堂,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践行于实践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更应当好好把握实验教学这一长效路径,切实转变观念,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探索。将学生作为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实验。在参与当中观察科学特点、发现问题、调配能力解决问题,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岚,李文刚.谈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97-98.
        [2]邢春飞.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53.
        [3]燕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84.
        [4]柴芸.科学课实验教学策略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09):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