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昊
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初级中学 322000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素质教育对初中科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科学知识,并且要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素养,帮助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学习态度。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有效措施,在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科学教师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被得到解决。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初中科学;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前言:
科学是初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对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近些年来,初中科学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学习科学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使初中科学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科学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运用有效措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一、在课堂导入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具有叛逆心理,对于学习的态度主要凭借主观喜好。科学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创设趣味性的情感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欲望。兴趣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以往的科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作用,导入环节在进行过程中过于生涩,对于学生知识的讲解主要是“灌输型”的,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不佳。对此,初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特点,引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集中精力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浙教版初中七年级科学《科学并不神秘》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科学,意识到通过探索和实验,是可以了解科学现象,并且可以对科学现象进行解释。在上课开始时,一些学生的思绪还停留在大课间或者上一课节课中,科学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么?在我们身边都很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谁能简单说说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提出问题,能够将学生的思绪拉回到科学教学中,一些学生开始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开始认真查看课本。通过这种形式,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接下来的学习,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二、通过提出联系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索问题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初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以往的科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或者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科学知识,对于学生知识的讲解过于详细,忽略了问题的重要性,反而容易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条条框框之中,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阔。
对此,科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够使学生在互相交流的同时取长补短,在互动的同时产生思想上的碰撞,探索到更多新的科学知识,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为学生的科学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浙教版初中七年级科学《地球仪和地图》一课时,在经过一定的学习之后,科学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问题一,通过地球仪的信息,大家都简单的学习了确认一个地点位置的方法,那么还有其他更快的方法么?问题二,如何将球面上的信息在平面中准确的表示出来?问题三,在看地图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科学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科学教师要使组内责任感较强、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带领大家进行自主学习,避免有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时间进行闲聊。此外,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权利,并不意味着科学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味地放任不管,而是需要科学教师发挥自身的重要引导作用,及时观察学生,解决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发挥自主学习的重要作用。
三、在科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科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在课堂中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知识,提高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科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改变传统科学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浙教版初中七年级科学《汽化与液化》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认识沸腾现象,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汽化与液化现象可以很快的进行辨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初中科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烧杯、水、温度计、酒精灯等,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科学现象。此外,科学教师要注意,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要来回巡视,避免学生因为操作不懂而造成的实验误差,还要使学生注意安全,保证实验的顺利、安全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十分重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是初中科学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此,初中科学教师要重视自主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摸索中探索出适合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才能不断提升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高中学生科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利芬.“合作—互动”教学模式下的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9(11):23-24.
[2]杨艳.以生为本 学为中心——以学定教,初探初中科学学生自主学习策略[J].知识文库,2019(05):14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