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霞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第三中学 655700
摘要:情境创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与阅读兴趣的场景,这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普遍。语文这门学科,蕴含着深厚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以及意境美,为充分展现这些美的内涵,必须要借助外在因素以及外部力量。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多种情境,开展丰富多元的情境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情感,同时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中 情境教学 实践研究
引言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积极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等进行培养,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按照教学目标探索全新教学法的应用,尝试引入情境教学思想,并按照课程内容对情境教学活动的组织规划形式进行不断创新,争取能展现高中情境教学的作用,促进轻松自由语文教学氛围得到合理化营造,夯实教育基础,保障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训练。
一、图文转换情境创设
读者往往需要仔细思量、揣摩文本中不具体、抽象的语言后,才能明白其中所表达的意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图画的形式,将这些枯燥的文字演示出来,就会更加容易理解其中的含义。比如在学习《琵琶行》时,可以与《听颖师弹琴》相互结合学习,组织学生将文本中描写音乐的部分用坐标的方式记录下来,如纵坐标表示强度、横坐标表示时间。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两篇文章对描写音乐的异同,还能够对音乐变化趋势有清晰的认识。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来说不是生硬的、干巴巴的,它具有新颖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另外,可以采用绘制人物关系学习《雷雨》;绘制庭院分布学习《林黛玉进贾府》;绘制文章思路学习《六国论》。
二、生活展现情境,拓展学生眼界
例如教师结合《边城》(沈从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创设生活展现教学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沈从文笔下所描绘的边城景色充分的展现出来,让学生在边城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等特色视频内容的作用下,能感受到沈从文所描绘的淳朴自然的民族风光,对沈从文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对皈依自然的向往和远离都市生活的追求思想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借助生活展现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受到文章中所展现的“爱”与“美”融合文化的熏陶,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人性美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适当的导入现代社会传统美德遭受破坏的情况,与湘西小镇真实的生活状态、淳朴的民风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做对比,通过展现人与人真挚的情感反衬现代社会人与人之前情感的淡薄,从多层次表现沈从文先生对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失落的感伤以及对物欲泛滥情况的批判,希望能在现代社会重新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爱与美,促进优秀生活方式的传承和民族品德、民族性格在现代社会的重建。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学生将生活展现情境作为依托,能逐渐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感知,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会明显增强。简言之,在生活展现情境的辅助下,学生的眼界可以得到进一步拓展,并且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层次也会明显增强,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针对更加系统的人文知识进行多层次学习。
三、模拟表演情境创设
角色演绎情境创设简单的说就是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解析,然后按照文本内容表述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到文章角色中,使学生能设身处地的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引发精神共鸣,进而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内心感受。模拟情境的实质就是让学生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将自身代入到角色中去。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都被师生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恋爱情节;《孔雀东南飞》中兰芝被遣的情节;《项链》中丢项链的情节。学生通过模拟表演,不仅可以从神态、动等角度分析、理解文本,还可以从语言角度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这种学习活动既新鲜又新颖,不仅能使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出来,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的写、读、说、听等能力在这种多感官运动中得以提升与发展。
四、创设媒体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当前的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支撑,成为一种无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多媒体教学在引领与助推、破解与扩容、启迪与唤醒等诸多层面都发挥着极其关键的支撑作用,得到了绝大多数师生的认可和推崇。例如,《琵琶行》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感受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把握诗歌主旨。为强化教学效果,笔者对其进行了如下设计: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该诗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丰富课外资料;其次,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思考与学习合作,初步扫清阅读障碍;最后,借助多媒体创设真实情境,模拟秋夜阴冷凄凉的氛围,让学生体会主人公心境的变化。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与价值观,实现化难为易的教学目标,而且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取得显著的教学实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推行,高中语文情境化教学方式也出现了,情境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湛棋.高中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J].文学教育(上),2020(11):76-77.
[2]杨桐.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3]娜孜汗·居马哈孜.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