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展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汇文中学
摘要:在初中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完全符合当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想保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们在教学模式上不断的做出创新调整,本文便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相关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相关策略
一、引言
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自身理论性比较强,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学习,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不断的创新教学策略,增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趣味性以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和消化,更加注重实践性,保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本文便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相关策略展开研究。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开展教学实践的意义
作为一门思想教育课程,一方面是对于基本道德准则的认识,一方面是对于法律常识的掌握,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如何融入思想形成行为约束力发挥它们的实效性,这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首要目的。通过有效开展教学实践,引领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学习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对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
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传输如果在课堂上只是言传的方式进行硬性的灌输,会让学生们体验起来感觉枯燥,不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占据主动地位,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的约束有更深的体会。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实践可以将看似遥远的理论知识拉近现实,学生们会更加积极主动的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对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揣摩分析,这样学生在对课程知识形成理解记忆的同时,也有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中。
(二)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处在急需磨砺的阶段,可以说是思想品德修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了。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思想道德理念,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思想道德认识都可以直观的体现出来,此时教师对正确的品德习惯进行认可,对于有偏差的认知加以修正,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就此就被培养出来了。[1]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实践适应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们可以不断的结合社会信息资源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在进行交流课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在促进学生在对知识的自我消化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对外沟通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课程时,教师只是发挥着引导的角色,学生们通过完整的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学会运用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解决,由此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2]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开展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要想保障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上不断的做出调整与创新,具体策略如下:
(一)以学生兴趣为导向设计教学实践课程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灵活的将各种新颖巧妙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程导入的环节,在学习课程之初就能将学生的兴趣点牢牢把握住,是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课程的关键。教师在做此部分的教学设计时,要对学生的兴趣导向以及认知水平有切实的把握,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型或者侦察型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下去的兴趣。整个课堂的开展以娱乐性和趣味性为主要基调,让学生跟随实践活动的推进,全身心的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让兴趣推动着学生去主动理解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不但可以保障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而且还会促进学生自发的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以发挥出教学实践课堂的最大效用。
(二)结合课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情境创设是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极为有效的教学策略。道德与法治学科因其自身具备实践性,因此每一个相关主题课程的开展都可以预先创设出一个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绪进入情境中来,结合小组合作探究、角色扮演展现等教学形式加深学生自我情感的投入,让学生在进行课堂实践过程中有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当学生的情绪跟随着课程情境的节奏发生起伏的时候,就会对学生的精神形成一种触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设想在那样的情境之下自己会如何做,对于道德心和责任感的共鸣就被激发了出来。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会积极对周边的相关资讯以及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分析,就逐渐建立起了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法律认知规范。[3]
(三)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帮学生攻克难题
自主探究式教学是方向最明确且实践性最强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把复杂的难以理解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进行整体的分类总结,明确提出要重点攻克的目标,和学生们共同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断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主动查找相关案例并进行观察记录,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思考,一步步得出相关结论,从而使得学生对难掌握的知识有了相对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很自然的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让学生深切体会到道德与法治学习为生活带来的实际帮助,深切感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魅力。
四、结语
在初中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兴趣,加深对课程的理解,让学生尽早的培养起基本的道德认知和法律观念,完全符合当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有效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将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保障社会环境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泰洋.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华夏教师,2018(27)
[2]杨丽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8(05)
[3]王会琴.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漫谈[J].《赢未来》,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