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30期   作者:赵丹
[导读] 随着小学教育不断革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

        赵丹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龙王沟小学   628400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不断革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越来越重视音乐课程的开展。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可以放松身心,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在音乐学习中,合唱是一种重要的方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
引言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在我们人类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对人的全方位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丰富人的情感体验,还对塑造人格起着非常大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当今,素质教育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合唱是音乐教育中的一块重要阵地。有一句名言:“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这是合唱有参与主体多、投入少而规模大的特点,其受众广泛,是现阶段最为普遍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音乐教育形式,对于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重视不足
        合唱相比较常规的音乐教学,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着严格要求,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当前,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并非音乐专业出身,存在代课的情况,导致其本身专业素质有限,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合唱教学的要求,缺乏实施合唱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因为合唱教学很难对学生进行逐个评分,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合唱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影响了合唱教学的实施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实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音准,传授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要求学生学习气息控制的方法等,不同的知识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保证教学效果。但是从实际情况分析,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虽然采用了合唱教学,但是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很多时候都仅仅是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给出的有限的歌曲进行反复合唱,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可能导致学生对合唱产生厌倦情绪。


一、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分析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合唱中的团队协调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合唱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非常单一。教师将学生集中起来,让学生反复练习,在练习的环节中,教师进行音节和声音的控制训练。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因此他们在合唱中的合作意识有待于提升,他们的心智不成熟,在反复的合唱练习中缺乏耐心,长此以往,小学生对合唱练习会产生排斥,在合唱练习中缺乏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在合唱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课余时间让学生进行合唱训练。通过简短的片段练习,学生可以获得到合唱的喜悦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唱信心。在长时间的练习后,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练习的难度,让学生进行高音演唱和多声部共同演唱,从而为合唱中团结协作奠定基础。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学生协作能力的提升非常必要,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符合核心素养理念,因此在小学合唱教学中,教师应该渗透团结合作的理念。音乐中的很多曲目都带有非常明显的节奏感,因此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可以通过编创的方式,对多声部的节奏进行解读,使学生把握声乐的节奏感,提升合唱能力。
        (二)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指挥是合唱团的灵魂,教师就是这个合唱团最重要的引导者。因此,一个好的合唱团离不开一位好的指挥。教师作为合唱团的指挥者,教师自身必须要有扎实的合唱基本功,对合唱教学有足够的认知才能引领学生更有效率地去学习合唱,提高学生参与合唱团学习的兴趣,有更大的热情。教师可利用身边的资源,例如积极参加关于合唱的培训、教师合唱团、教师合唱排练观摩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音乐教师也要清楚训练一支较为有素质的合唱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时间的规范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伊始就要端正心态,稳扎稳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不断更新理念,探索新的方法,做到与时俱进,给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让学生有探索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只有教师的基本功及素质提高了,学生学起来才会轻松,才能更准确地找到学习方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对合唱教学的合理运用,音乐教师可以在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强化其音乐感悟能力,从而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新的发展环境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更新,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推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红珍.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十二)[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2]刘辉.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学周刊,2019(34):139.
[3]伏镜蓉.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路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