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岚
大庆市第五十五中学校
【摘要】美术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初中美术教师,作者深有所感,现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同时博采众长,作以下探讨,权做引玉之砖,以期进一步提高初中美术教育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美术 娱乐性 讲解 示范 氛围? 有效性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其宗旨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教授与技巧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认识、美的鉴赏、美的实现、美的创造等教育。这里面尤其重要的是审美教育,现今美术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过分注重术的教育,忽视美的教育,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缺少对美的创造,更多时候是在机械的进行绘画的练习,为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需要养成感知能力、意愿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四大能力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关联的,对学生美术学习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美术教育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阶段安排授课方式与授课内容。要注重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和意愿的培养,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创造美术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够受益终身。本文作者积极探索初中美术教育新理念与新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发现学生美术学习的成效有了明显提升,一些不喜欢美术课的学生也对美术学习产生了兴趣,另一些喜欢美术课的学生在美术修养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实践证明,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关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绘画技巧的训练,采取学生喜爱的课堂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认知水平,促进学生美术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一、初中美术教师在学习内容选择和实施上要注重娱乐性
教材是初中美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教材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教材的选择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临描的运用
临描是升华和拓宽教材内容的有效途径,随着临描的不断进行,学生会从机械模仿逐渐向理解并创造发展。自古以来,临描就作为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一直沿用至今,受到世界各国美术教育者的认可,临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前人的绘画创作精髓,快速的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但是这种训练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临描的过多使用,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绘画中缺少自我创造与创新。因此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临描训练时,应进一步拓展临摹的内容,从单纯的模仿向模仿并创造发展,既要学习原著的技巧和构思,又要引导学生加入自己的创新与创造,将个人风格融入到绘画中,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在绘画技巧上有了较大的提升,还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还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2 进一步补充并完善学习内容
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但又不局限于教材,教材的内容虽然精炼,但是数量较少,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一些学习能力强、悟性高的学生经常感到意犹未尽,为了改善教材内容不足的情况,初中美术教师可以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能够与教材相适应并适合学生的新内容,这些新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相适应,教师在掌握并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将其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真正领会新加入教学内容的内涵,进而获得技巧与审美的双重提升。此外,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也有一些区别,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相互进行描述,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绘画作品进行补充与重新构思,既能够丰富学习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拓展能力,更能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3 借助于一些生动又韵味的内容吸引注意力和调动学习意愿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生动和富有韵味儿的内容,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学习效果。
二、初中美术教师要善于讲解和亲身示范
讲解和示范是初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形式,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除基本技巧的讲解与示范外,还应注重讲解与示范时的趣味性与形象性,要做到以下两点:
1 在讲解时语言要学生化和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学习兴趣的提升可以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美术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点,多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话语,对于晦涩难懂的美术概念,教师要学会分解和简化,将其转变为学生能够理解的语句,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此外,故事、歌曲等学生喜爱的形式也可以多加采用。在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将这些学习形式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示范的多样性
示范也是初中美术教师经常采用的基础教学形式,示范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美术教师可以结合作品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技巧的理解,使学生能快速的掌握作品的内涵;还可以结合学生特点,组织学生补充并完善绘画,不过这种示范方式更多情况下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以采取教师与学生合作绘画的形式进行示范,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流中获得更多对技巧与审美的感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拓展性思维。
三、初中美术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构建一种适宜学习氛围
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成熟的艺术活动,进行美术学习与创造时,氛围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具有更高的融入度。因此,构建适宜的学习氛围对初中美术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创造适宜学习氛围的有效手段有以下两种:
1 美术教师应走下讲台,以朋友的身份和真诚态度进行引导
不同层次的学生绘画的学习能力差异很大,初中美术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要注重创造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也要加强引导和给予肯定,提升美术学习成就感。美术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多激励和关心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学生,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借助于一些优美的音乐提高学生绘画能力
音乐与美术具有很多共通性,在初中尾数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通过刺激学生的听觉,达到提高学生大脑愉悦性的目的,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提升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提高绘画能力。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教材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解与示范,构建适宜的学习氛围,是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值得我们初中教师深入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鲍银霞;有效学习发生的条件及其对教师教学的要求[J];教育导刊;2015年09期
2刘雁鹏;试论教学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3武国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陈登中;;谈谈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8年06期
5瑞金一中 赖彦君;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N];学知报;2018年
6贾秋侠;初中美术有效性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