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30期   作者: 钟建英
[导读]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结合情感教育,

        钟建英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实验中学 516300)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结合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学生的成长压力也越来越多,初中的学习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对于学生迈入优秀高中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由于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导致课堂学习效果较差,而实际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为学生养成健全良好的人格助力,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贯彻情感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良好正确的三观,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从如何将情感教育深厚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讨论,希望能够获得更好的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 教学策略

        引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施行情感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真实情感的构建,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并为学生的正确认知和养成社会需要的良好美德作准备。道德与法治是以立德树人为目的的,情感教学的渗透,不仅对该目标具有一定的培养作用,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对情感进行感悟的过程中,将所学到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实践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实际言行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的生活学习提供便利。但是许多教师还没有认识到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感受情感的力量
        在进行情感教学的过程中,首要的就是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愿意学习,愿意参与,愿意感悟,才能够实现更高的学习效率。而在旧有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对法律条文进行枯燥无趣的讲述,让学生处于听天书的状态,显然无法实现教学目标的良好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影响,还会让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相关内容产生抵触,更不要说对情感教育进行渗透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将情感教学和情感案例融入其中,创设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正确人生观念的培养,向着正确积极的方向进行心理和思想发展。
        为了能够让处在初中的学生更好地度过青春期,处理好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摆脱对家庭的依赖,拥有独立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就是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尊敬师长,与教师建立正确平等的师生关系,认识到家庭中爱的构成和对待家庭成员的正确态度,教材上的种种例子,并不是让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讲授的,而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感受感悟的,而这种感悟和情感都是需要通过思考和理解得来的,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用多媒体播放类似相关视频来为学生创设这一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代入,从而进行真切的感受:想一想自己如果是其中的人物,应该是怎样想的和怎样做的?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不同情况下,该如何发现外界对其的善意,从而培养学生的正确认知和情感道德。
二、联系实际案例分析,相互印证规范行为
        当然想要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情感教育的力量,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联系实际中的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来对道德与法治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力量进行相互印证和相互沟通,对不同事件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同时,采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例子,还能够提高教学过程的信服度,让学生在日后碰到类似的案件时,能够对其进行参照,从而进行正确的应对,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比如说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一单元时,教师就需要根据教材中的种种例子,过渡到生活中具体案例的分析。将公益活动与各种职业及其相关的职业工作内容明朗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通过对社会成员责任的认知和分化,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典型的小悦悦被车撞后无人救援被报道后,世人都对其愤怒和悲伤的案例,和医生在火车上听到广播,飞速出来救老人一命后,受到多方夸赞及社医院的嘉奖,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统一社会下的不同人情冷暖,以及社会准则和社会道德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要求,并通过对这两个典型案例的认知,理解助人为乐的重要性,养成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当然,能够将情感教育渗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比如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进行亲身实践,从而让学生拥有同理心,产生情感共鸣,通过角色扮演再现生活情景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总的来说,在进行包含情感教育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对各种案例和情境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良好情感认知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更加愿意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明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
        [2]王晓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情感教育的有效渗透——以《爱在家人间》教学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