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硕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技术的快速迭代尤为凸显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信息化改革的迫切性。本文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大数据应用出发,引出新时代对高校财会专业学生的要求,并指出现在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存在的几点问题,最后提出了信息化改革的具体路径:打造全方位教学平台,促进信息化教学体系转型升级;丰富教学内容,开展校企合作;持续增加信息化改革投入力度,提升师资信息化力量等。
关键词:财务管理 大数据 教学改革
一、引言
自从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大数据这一概念开始,就频频引发人们的关注,它重构了很多传统领域,财务管理领域也不例外[1]。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对财务信息的获取有着革命性的影响。如果说财会电算化引发了第一次财务变革,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是第二次财务变革的标志,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则是第三次财务变革的焦点。企业更加注重数据获取和分析,企业的经营方式、思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大数据技术对其财务管理的模式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数据挖掘能力、业财融合能力、思辨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也势在必行。但是现在高校在财务管理课程上仍然存在信息化改革创新不足,教学内容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计算机及系统软件课程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管理能力、数据分析、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与大数据技能结合能力普遍缺乏。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持续推进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是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财务管理课程现存问题
(一)教学内容信息化不足,难以培养大数据思维
以某高校为例,财务管理课程主要包括财务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python编程、财务软件应用等课程,可以看到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理论教学,传统财务管理内容仍然占比过大,存在实践课程偏少,大数据相关课程占比低、教学内容不深入,课程层次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在培养学生大数据思维上仍存在较大欠缺。
(二)课程内容陈旧落后,难以跟上时代步伐
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教学体系固化,创新不足,教师大多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框架,与现实中企业财务管理要求存在差异,课堂与信息化融合不足,教学模式缺少变化,信息化软件更新换代速度缓慢。由于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导致教学内容大大滞后于技术发展进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设备亟待信息化升级。
(三)教学模式缺乏创意,个性化程度低
当前财务管理课程兼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但是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是在教师主导学生配合下的知识灌输,本质上都是知识的代际复制,而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海量数据可以流通共享的技术优势,知识教学和储存模式不再适应数据型财会人员的要求。疫情期间,高校利用超星学习通、在浙学、MOOC平台等线上软件进行教学,是线上教学信息平台的一次大胆尝试,虽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例如用户体验感不足等,功能不够齐全,软件设计不完善等,未来提升前景巨大。
三、信息化改革路径
(一)打造全方位教学平台,促进信息化教学体系转型升级
现代计算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紧跟时代步伐,高校自主开发学习平台或是利用超星学习通、在浙学、MOOC平台等线上平台进行教学,教师可以自主选择线上录制、直播课程等多种模式,形成线上线下教学互补、学生参与度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教师应由知识传授者向学习组织者方向转变,革新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体系,增加应用型课程比重,丰富教学方法,利用线上平台与学生互联互通,实现教学、提问、答疑、讨论、复习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3]。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平台数据优势,及时掌握学生最新学习情况,时刻关注学生需求,准确判断学生能力薄弱点,有针对的答疑解惑,提供差异化教学,使“精准教学”成为可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4]。
(二)丰富教学内容,开展校企合作
大数据时代财会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专业技能、数据挖掘与处理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决策把控能力等几大要素,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也必须做出相应改变。教学内容中设置“大数据+财务管理”、WIND、CSMAR数据库等课程,要求对财务管理知识与大数据技术基础相融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不断塑造学生大数据思维,提高学生运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财务管理模拟实训课程,学生通过对编程语言和财务软件的实际上机操作,加深对专业知识理解和运用,培养在企业中的实操能力[5]。但是由于校内的模拟实验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有条件的高校还应组织学生进行高质量的企业实习,建立校外导师制度,并邀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进行讲座,通过真实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专业是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数据在财会领域的广泛应用,掌握大数据技能和操作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打破高校教学内容和社会实际需求的壁垒,促进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进一步转型升级,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需要。打造“大数据+财务管理”专业型人才,灵活掌握数据搜集、处理、分析为一体的财务数据流处理技术。
(三)持续增加信息化改革投入力度,提升师资信息化力量
财务管理课程信息化改革离不开高校资金的支持,无论是建设信息化仿真实验室,还是购买WIND、CSMAR等数据库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购买和后续维护支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升级,后续的更新和升级也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应注重对教师自身信息化水平的建设,高校老师大多没有实务经验,可能存在不了解企业会计最新发展状况,传统财务管理知识扎实,但是可能缺少大数据基础。因此,应以交流、培训等方式在教室队伍中普及大数据思维,强化信息化技能的学习,提升计算机素养。定期组织学科带头人参与参观学习优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对标优秀范例,拓宽教师信息化思维。建立有效评价奖励机制,在课程信息化方面营造良性竞争氛围,激发教师创新活力,持续推动信息化教学健康向好发展。除此之外,招聘青年教师时注重对大数据技能的考察,为整个师资团队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到来,大数据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也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通过建立信息化平台,管理企业信息,可以随时查找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实现财务的高效管理。在此背景下,对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与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的信息化改革势在必行,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决策管理、财务战略管理、财务预警管理都是尚待进一步深入发掘的方向[6]。
参考文献:
[1]何媛.大数据时代下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评《智能时代财务管理》[J].林产工业,2019,56(11):132-133.
[2]桂俊煜.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0):41-42.
[3]江晓珍.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20,29(04):88-91.
[4]桂俊煜.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0):41-42.
[5]章丽萍,孔泽,尹依婷.“大数据+财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优化路径——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视角分析[J/OL].财会通讯:1-5[2020-12-01].
[6]李岚.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之处——评《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5(0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