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蕾
聊城第三中学北校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改序幕的拉开,核心素养概念正式成为现在教育体系探讨的新课题。一方面,核心素养是新时期人才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核心素养融合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是一门学科的精髓所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素质教学的根本地位,持之以恒地探索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的融合路径,推动生物课堂教学回归本源,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基于此,本文将着重阐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高中生物;教学应用
引言
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其成长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为了进一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我国的教学理念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个学科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中生物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通过学习生物学,使学生学会寻找问题答案的思路和方法。然而,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其进行研究,试图查找出教学困境,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生物课程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理应得到高中教育的充分重视。但是从实际践行情况来看,高中生物在高考分数中所占的分值偏低,因此在课程内容关注程度上不如语、数、英等学科。再加上部分教学工作一直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上未完全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如始终以分数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好与坏的唯一指标、教学工作始终以课堂教学为主,对于启发式教学活动缺乏重视。甚至部分教师只按照填鸭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导致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严重受阻。最重要的是,课堂教学工作教师主导地位过于明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长期被忽略,因此导致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继而引发教学效果不佳或者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长期以往,高中生物教学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开展,甚至会出现滞后问题。针对于此,生物教师必须采取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内在驱动力。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一)改变传统生物教学观念
教师是生物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生物学习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生物教师的教学观念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提升生物教学的效率,生物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生物教学观念,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科学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将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与生物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升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物教师应吃透课程标准,将其作为教学的标尺,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目标,不仅传授学生生物理论知识,而且还应鼓励学生动手能力,在生物实验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目的性,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对生物教学评价中,需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在生物中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多种形式和手段鼓励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二)开展生物实验
既然生物核心素养集中体现为科学素养,那么实践操作能力便成了学生掌握生物核心素养时所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高中生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开展大量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合作实验小组,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来设计实验,然后鼓励学生在观看演示实验的前提基础上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既可以选择独立完成实验,也可以选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如此,学生既可以获得亲自实验操作的机会,也能具备更多的思考知识、探索生物核心素养的空间。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涉及的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实验引入课堂,比如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葡萄酒的制作视频,然后鼓励学生自行准备好实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到实验室进行葡萄酒制作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重视起葡萄酒制作实验的注意事项,深入掌握相关知识。而且,不论实验成功与否,学生们都能够从中获得核心素养的锻炼,提升自身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问,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下,高中生物老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问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3]。生物老师可以多方位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条件,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物知识视野,促进学生产生对学习的热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充满创新的提问方法有助于营造欢乐的学习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现有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授予者,占据着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很难获得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和探索的体验。因此,新课改倡导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知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合作,探讨知识点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到首位,给学生创造出更多自主探究空间,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探究目标和准备条件,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五)多元的积极评价,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在提出问题时,教师的态度要和蔼亲切,并充分信任被提问的学生,不能让学生认为教师的提问是单纯的对课堂不认真的提醒或惩罚,从而导致学生排斥或反感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当学生开始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便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反馈。当学生的回答不理想时,教师不能表现出不快或直接打断学生的回答,而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纠正或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聚焦到问题的实质。当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时,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尽量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给出适当的提示,切忌指责、批评或无视学生。总之,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反馈应该是多元的、积极的、正面的,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结束语
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是严峻的,培养学生生物素养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学好生物是获得知识的关键。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教育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效率是极其重要的,落实有效的提问策略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生物老师是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引领者,应注重改变教育态度,加强对自身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和高效的提问策略,从而丰富学生的生物知识。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是学生学好生物的重要前提,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探索生物知识的动力,正确指引学生养成良好自主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凤丽.谈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华夏教师,2018(36):52.
[2]藏嘉祎.浅谈高中生学习生物创新能力培养方法[J].科技风,2018(36):18.
[3]陆忠平.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20.
[4]李仁磊.信息化视角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研究[J].林区教学,2018(12):97-98.
[5]陈柳清.探析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生物科学思维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18(3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