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馆藏细菌战文件档案整理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高杨
[导读] 纵观我国发展历程,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让人难以忘记
        高杨
        哈尔滨金融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150030

        摘要:纵观我国发展历程,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让人难以忘记,其中有关日本细菌战部队的建立的部分文件历史档案记录更是让人毛骨悚然。现如今,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厚生劳动省以及防卫省防卫研究所,还保留着当年日本侵华时留下的细菌战文件档案,这些档案内容全方面揭示了当年日本侵略者在我国鲜为人知的有关日本细菌战部队建立和发展的历史事实。通过这些文件内容可知,当年以七三一部队为首的日本细菌战部队,其建立和扩张都得到了日本内阁以及外务省乃至关东军的同意和支持。这些文件中包含了当年七三一部队建立的细节和后期实验的战时行为,有助于揭示当年日本在我国开展细菌战和人体实验的战争犯罪和战后危害,有利于当代的我们更好地就史实,立足日本国家犯罪视角,了解当年日本细菌战的总体规模和作战体系以及活动范围。
        关键词:七三一部队;细菌战;作战命令;档案文件
        自我国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日本官方机构就将有关细菌战的档案资料保存起来,因其档案本身有绝密性,所以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关细菌战的档案资料都没有被挖掘出来。然近些年来,凭借众多中日学者和民间团体的共同努力,终于探求到了细菌战原始档案以及相关往来公文的内容,并利用日本馆藏档案开展了相关研究。
        一、关于七三一部队的命令文件及往来公文
        1.1命令文件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相关学者们了解到了具体信息,知晓关于七三一部队的命令文件。该种命令文件够用九份,这九份主要有关东军司令部发布的“关总作命”、“关作命”等命令文件,而文件内容涉及了长春防疫、浙江细菌战、沈阳防疫等多个细菌战和人体实验内容。
在此类档案中,有两份是关于诺门罕战争的官方文件。其中一份文件的标注日期为1939年7月7日,是由当时的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给当时的陆军军医大左石井四郎下达的命令,该命令名称为“关作命丙第七八号”,大概内容是要求石井四郎带着十几名将校携带相应器材到海拉尔将军庙一带参加诺门罕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七三一部队开展了细菌战,并在关东军参谋山本吉郎中佐等人的指挥下,将霍乱等有害细菌分数次投入到哈拉哈河中,对敌方开展细菌攻击。另外一份的标注日期为1939年7月25日,这份文件是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给当年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的报告文件,该文件中详细阐述了关东军防疫部和临时第三防疫给水班以及关东军防疫部实际参与诺门罕战争的情况。
        1.2部队简历及编成文件
        在有关细菌部队建立和发展的文档中,最为重要的共有三份文件,分别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略历》、《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孙吴支部》、《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大连出张所》。这些文件中详细阐述了七三一部队的支队严革,包括部队通用名称、部队创建时间、详细编程情况以及人员组成构成等等。
        1.3军事物资调配
        还有一些文档详细记载了七三一部队当时向陆军省和关东军申请的部队所需军事物资申请表,其中有很多用于细菌实验的气象器材、医学药品和细菌培养基原材料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密码本等有关军事文书的配备申请。从该文档的文字叙述中可明确知晓,这些都是由关东军防疫部和关东军军马防疫厂并行出文。


        1.4人员出差及调转
        根据相关文件记载,当时到陆军军医学校和警是部队之间有大范围的人员交流和调动,而类似调动人员的文件共由四类组成:第一类,是由当时的陆军军医学校和石井部队部员人员出差和人员调转的相关公文,其中甚至还包含了1933年9月26日,当时的日军军医学校陆战队三等军医正石井四郎赶赴满洲国出差的相关文件;第二类,是由当时日本关东军向陆军省提交的有关石井部队家属迁移的人员名单和经费预算及使用明细的申请表,该申请表中涉及了石井部队最早期的成员名单 对我们研究七三一部队人员构造情况有很大的补充价值;第三类,为当时石井部队职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差旅费用申请文件;第四类,当年关东军防疫部君一和卫生干部的配备情况,勤杂人员补充和支援调动的相关公文档案。
        三、关于陆军军医学校的文件
        从当时的档案记载可知,陆军军医学校和七三一部队一直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甚至七三一部队的很多核心成员都曾经兼任过陆军军医学校的教官,而且这些人在防疫研究室工作时常年往来于东京和哈尔滨,同时他们还是嘱托开展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研究的主要人员。
除有关七三一部队的相关记载外,其中还夹杂着有关陆军军医学校的相关文件。有关陆军军医学校的文件从大体上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记载了早期的细菌研究室详细研究情况和研究报告,最为突出的就是陆军省批准设立陆军军医学校细菌研究是和扩建防疫研究室的相关文件。该文件的准批时间为1932年7月5日,而后他们又陆续增加了扩建细菌研究室的费用,加快了细菌研究的研究进程;第二部分,主要记载了陆军军医学校向陆军省、关东军等部队提供的鼠疫、霍乱、立即等预防接种液,文件中详细阐述了整个药品交接过程。
        四、关于师团、野战、独立防疫给水部略历的档案
        在日本侵华过程中,我们与日本部队开展过多次战争,同时也深受细菌战的危害。而当时与细菌战有关的防疫给水部队和军马防疫部队却成为了日本细菌战的主要力量,他们是日本细菌战的核心组成部分,且日本对外的侵略战争中一直都将其作为一项日常的军事行为,作为自己的重要战斗力量,而换一个角度来看,该过程实际也是日本为细菌战阶段做准备的重要准备步骤。 这些日本军队虽然以“防疫给水”冠名,但却在细菌战中利用信军残害无辜百姓,例如在细菌战体系中,作为核心力量的哈尔滨、广州等地的细菌战部队也纷纷以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冠名,却无情的在中华大地上散播瘟疫,让当时本就战火密布的土地更是雪上加霜,为当时的民众和环境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伤害。
将46支防疫给水部对的简历作为参考对象,我们可以将所有档案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师团防疫给水部略历档案、独立防疫给水部率立档案、野战防疫给水部简历档案。
        从七三一部队的军事物资和医疗设备申请情况来看,七三一部队应力属于关东军,并且得到了当时参谋总长和日本天皇的认可和支持,通过文件细则可知,该部队的费用支出多次使用了“满洲事件费”,这是一个值得相关学者深入研究的话题。
        总结
        总结全文内容可知,从记载历史史实的文件档案中,能够清楚的展现当年七三一部队和陆军军医学校的组建和构成,从研究细菌到参与细菌战,不难看出其得到了日本政府和军事高层的大力扶持,再加之日本医学医疗界的配合,使整个日本细菌战活动成为自上而下且有组织有准备的国家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彦君.日本馆藏细菌战文件档案整理与研究[J].北方文物,2017(04):105-110.
[2]雷亮.未审之罪:日本细菌战罪行文献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情况分析[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7,27(02):22-25+9.
[3]包晓峰.日军在义乌实施细菌战的罪行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5(09):140-148+135+161.

本文系2020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侵华日军细菌战美国解密档案整理与研究(编号20ZSD215)》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