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欢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辅导员已经由传统单一的角色定位,转变为集合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多重职责与任务的教师。为此,本文中将在简要阐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内涵基础上,侧重探讨新时代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路径,以期可以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责;工作实践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管理以及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的主体,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主导者。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其必须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定位,做好应有的学生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大学生可以健康成长,才能维护高职院校的稳定,并促进新时代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肩负的任务较多。因此,对辅导员而言,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对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分析
教育部在会议上给出了明确的规定:“辅导员是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而言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以及管理队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的身份,同时还具有干部的身份。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辅导员是骨干力量,是组织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具备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的身份。”作为高校辅导员,主要职责就是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航者。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航者,就是说辅导员要用科学思想理论来武装和教育学生,即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育进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也出现了多重性发展的趋势,发展成集思想政治教育领航者、学习成长指导者、心理健康疏导者、人生发展引导者、事务工作管理者的多重角色。同时,辅导员也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业务水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航者。此外,辅导员还应该起到导航学生的人生发展,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协调好学生的日常事务的重要作用,总之,辅导员是高校师资队伍中一群特殊的教师,也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面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具体职责,应囊括下列三个方面:
1、学生的日常管理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工作十分繁琐,涉及层面也非常多,包括学生的学习管理、档案管理、评优评选、党团工作等内容。辅导员是与大学生进行紧密交流和沟通的主要人,是传递学校各项管理规定以及政策的主要传递者,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主要开展者。总之,辅导员在开展学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执行高职院校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各项大学生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组织毕业生申领求职补贴等方方面面肩负着重要的职责。
2、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是实现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肩负着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重任。新时代下,要求辅导员应当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地培育大学生坚毅的精神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同时,要求辅导员积极组织离线信念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奉献意识,为大学生搭建好的舞台,帮助大学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理想。
3、学生的职业指导
就业指导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辅导员需要依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就业方向。同时,可以通过开展就业指导相关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清晰自身的职业发展定位。通过开展有效地就业指导工作和课程,针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知识讲解,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4、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出现了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的暴力伤害事件。例如大学生自杀,投毒、杀人等问题。这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足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路径建议
1、加强大学生的日常管理
辅导员应从大学生入学开始便注重帮助大学生建立起自我规范意识。具体而言:一是,要注重开展大学生规章制度、学习手册等内容的集中介绍,帮助大学生形成对校内各项规章制度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并自觉地遵守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要求学生应履行的行为规范。二是,通过开展有序的宿舍管理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文明宿舍意识。三是,加强学生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叙事组织在学生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对辅导员工作的有效补充,共同完成管理学生的工作,让学生更自觉规范地进行校园生活。
2、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核心工作之一。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思想和理念层面的改革和创新,形成富有新时代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同时,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有机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以新媒体平台等网络平台为载体,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实效化。此外,还应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等。通过理论层面的教育,实践层面的锻炼以及网络层面的有效传播,建立起基于学生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因此,辅导员应通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掌握心理学基本学科知识的能力、开展心理健康课教学的能力、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能力、鉴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合理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学理论,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努力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领者。
4、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应当为学生提供转动的咨询服务,同时可以建立起网络咨询渠道,随时保持与学生的密切联系。同时,辅导员可以结合自身的信息优势,及时搜集、整理、储存和发布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为学生职业选择提供较好的信息服务。同时,辅导员还应当及时增加就业指导内容,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此外,还应注重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就业指导知识的把握情况,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就业需要的能力,帮助学生合理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其正确责任观,职业发展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秦艳龙.高校辅导员领导力核心素养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4):97-100+131.
[2]刘相微.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创新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8(10):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