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望
浚县第一中学 河南 浚县 456250
摘要:在我国教育制度不断变革的背景下,国家对教学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初中阶段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阶段的学习对学生们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并且也是学生们迈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加大对核心素养的重视,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文中主要讲述了有关“离子反应”方面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进行提供帮助,从而推动学生们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离子反应
引言:无论是哪门学科,教学目标在其中饰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教师来说,必须要能够根据本班学生们的发展特点来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在进行备课过程中要能够深挖课本知识,根据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来开展教学活动。而离子反应这一章节的知识点相对较多,需要教师为学生们讲解方程式、电解式等方面的知识,学生们在进行学习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进而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能够通过讲解练习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理解相关知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要素养
与其他阶段学习不同的是,高中阶段各学科的学习有着很强的联系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们能够加大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知,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们的接受程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其中,教师要能将以下思想传授给学生们:物质守恒定律、推理与认知概念、自主学习与创新探究、化学思想以及社会责任等等。在对离子反应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能够从以下几点开展教学,进而能够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
二、高中化学教师应如何在核心素养的限制下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
2.1 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能够符合教材知识内容
教师们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师要根据学生们对知识掌握的不同程度来进行设计,确保学生们能够从分子、原子两方面来分析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化学原理,要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要能够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掌握课本内容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学生们在化学领域的知识水平。
2.2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能够符合学生们的学习特点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设计工作。因此,教师要能够加大对本班学生的了解,能够对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解,进而能够通过改变自身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开展授课,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提起学习化学的兴趣。最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避免出现学生不能跟进的状况,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2.3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能够符合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向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变革,要求教师们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加大对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视,使学生们能够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
三、高中化学教师应如何提高学生们在离子反应方面的学习成绩
3.1 引导学生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通过对今年化学高考试卷的点差可以发现,对离子方程式的考察形式是固定的,并且考试难度相对较小。由于每种物质之间的化学性质存在不同,进而当某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会有不同的反应顺序,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们能够加大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重视。除此之外,所选用的反应物能否对方程式系数的标注产生影响,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给予学生们足够的练习时间,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提高书写的准确率。
比如,在讲解Al2(SO4)3溶液和Ba(OH)2溶液方程式时,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感受。首先,可以采用过量的Ba(OH)2溶液与少量的Al2(SO4)3溶液进行反应,并对得出的离子方程式进行记录;其次,采用少量的Ba(OH)2溶液与过量的Al2(SO4)3溶液进行反应,将得到的离子方程式与前者进行对比,让学生们发现其中的不同,进而能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3.2 引导学生对所给出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判断
同样,在高考试卷中会考察学生们对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掌握,通常会以选择题的类型进行考察。此方面的知识会涉及到电子得失、生成物的标价和方程式的主要形式等问题。在解题时需要足够细心才能够判断正确,但一部分学生在练习时不够认真,正确率是很低的,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们能够引导学生们加大习题量,并对同一种题型进行分类、总结,掌握此种类型的知识点,进而能够提高准确率。
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加大对离子方程式守恒问题、生成物正确与否问题、物质系数是否准确等相关问题的重视,要能够有条理、有层次的进行分析,确保做题质量能够有效提高。
3.3 引导学生加大对离子共存问题的掌握程度
在高中阶段所讲到的离子共存问题只要包括以下两种:第一,题中直接列明离子的类型以及性质,让学生们对共存问题进行判断;第二,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讲方程式进行展示,让学生们通过判断已给定的溶液物质来对共存问题进行判断。这两种共存形式均有不同的考察标准,其中后者的难度是相对较高的,当学生们有种类认知错误时,便会对整体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加大对此种习题的练习。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能够引导学生们加大对此种类型题目的练习,并且要带领学生们对之前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正确掌握各种化学物质的原理,确保在进行习题训练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寻找到解题技巧。另外,还应加大对某些隐含条件的重视,在分析一些无色液体时,要能够意识到碱性溶液以及酸性溶液不可与OH-、H+两种离子进行反应。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发现,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核心素养观念是很重要的,并且在此过程中有着十分明显的理论化知识。基于此,教师要能够认识到核心素养对提高学生们的化学成绩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因为化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层次性,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能够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重点,根据本班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特别是知识点相对较多的离子反应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们对考题细节的重视,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另外,教师还应让学生们对常见的共存问题、溶液颜色等问题进行及时,加大对学生们的训练强度,让学生们能够意识到此阶段学习的重要性,进而能够达成此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明洪.基于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以化学反应的方向教学为例[J].高考,2020(34):98+100.
[2]王瑾瑜.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评价的探索——以“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为例[J].中学理科园地,2020,16(04):34-35+37.
[3]王学武.浅谈高中化学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3):89.
[4]孔耀,王澍.浅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以苏教版必修2“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0(01):61-64.
课题名称:基于学科素养的化学教学过程设计探究 课题类别:高中化学 立项编号:2020-JKLX-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