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王 悦
[导读] 语文学科是现基础教育阶段至关重要的科目,然而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
        王 悦
        江苏省南京三中文昌初中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摘要】:语文学科是现基础教育阶段至关重要的科目,然而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初中语文的阅读不仅能够提升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能充实中学生的文学知识库,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一生。但是,现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整个初中语文阅读的进步发展。本文会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探究,陈述相应的策略,阐述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下,语文阅读教学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同时变化程度也很大。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的重点,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总是因为大容量、多样化文体的阅读而感到发愁头疼,成为学生最容易丢分的部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来应对这些改变。
        一、目前初中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首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们并没有在一定程度改变形式化的阅读教学手法,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再者收到课程时间的限制,教师们更容易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学生们缺少了肚子阅读、思考和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也缺少了有效的互动交流,导致课程氛围枯燥,学生也缺少主动积极性。
        其次,受到现代网络的影响,中学生并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大部分中学生在空闲时间会选择电子产品,这对青春期的孩子是十分诱惑的。仅仅依靠课上的低效率阅读,不会对中学生阅读能力起到帮助作用,严重影响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最后,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受重视。初中语文考试中,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这导致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把重心放在对基础知识和那些容易得分的内容上,忽略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学生也在考试中自我认为阅读对于自己提升成绩没有起到很多作用,从而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1、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多以课件和讲义通过对学生讲解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课文背景、作者的讲解来使得中学生增进对课文理解[1]。这种模式教授方式过于单一,也不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想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就要引起学生的“共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们可以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搜集一些关于文章主题或者是作者的背景故事。例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老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理解父爱的伟大,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共鸣呢?老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父爱的视频,首先吸引学生的兴趣。

接着,当学生代入情景后,再向学生讲述朱自清的背景故事,以及他和他父亲之间的爱,这样的讲课方式有利于使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用意,感受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刻领悟到父爱的伟大。
        2、吸引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积极主动性
        中学生之所以不喜欢阅读,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领悟到阅读的乐趣。这就需要老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不能一味将自己的阅读技巧和言语技能传输给学生。例如,老师们在讲解鲁迅的《故乡》时,讲解到“闰土”儿时的形象和行为与二十多年后的变化,可以给同学们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闰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问题留下以后让同学们剖析深层的意义,等到下一节课让同学们来回答。这样不仅仅节省了课上有限的时间,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阅读鲁迅其他书籍或者查询当时的背景,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说,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吸引学生自主阅读,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 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要想做好阅读教学,教师首先是要重视阅读教学,加强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影响,采用恰当合适的方式向学生传授阅读知识,深入贯彻新课改的理念[2],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在教授的过程中,讲解文章不能只是剖析表面,将阅读的教学一带而过。在教案中增大阅读教学的比例,积极开展阅读活动,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例如,老师们定期组织读书会,研讨会。首先让同学们自由阅读,针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进行阅读,在研讨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可以提出意见,指导学生阅读。除此之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烘托读书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4、收集学生意见,针对性改变阅读教学
        在做到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体现学生主体性之后,收集学生的意见也同样重要。[3]若想要使得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深入学生群体,展开学生阅读情况调查。例如,定期和学生进行一对一谈话,最大限度地收集了解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的意见,听取他们对于阅读教学的建议,根据学生的建议进一步修改,针对性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就像是老师组织阅读会时,可以提前询问学生自身是否喜欢这种阅读会,若是不喜欢询问学生不喜欢的原因,或者询问学生喜欢的东西,为学生寻找关于这个东西的书籍知识。避免强迫性阅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真正意义上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要从多个主体出发。对于教师来说,改变自身传统教学方式,利用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引导学生阅读,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创新思维;对于学生自身来说,老师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得学生自主阅读。考虑到当前初中语文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格外重视阅读,为学生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红兵;新课程标准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A];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 2019
[2]王东升;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9(09)
[3] 魏景萍;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