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二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吴亚萍
[导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吴亚萍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振能学校 518110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探究教学内容,从而学到更多的东西。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研究性学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探究
        引言: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不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学生也只是学习到了一些浅显易懂的语文知识,不利于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这也就体现了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引导他们多角度探究学习内容。此外,教师也要注重开展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同学们进行研究性学习,增加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一、尊重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可以指导他们先确定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方向,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学生制定研究主题时,教师要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不能过度干预,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在讨论过程中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第二,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们积极上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简要进行论述,把语文教学课堂教给他们。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进行简要讲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第三,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究,不要拘泥于固定的研究形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样他们才能从研究性学习中获取新知识。
        二、借助课堂提问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通过课堂提问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从而引导他们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具有综合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阅读概括能力。提问方向要具有开放性,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思考问题,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同时教师也要善于追问,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本质,从而去探究课文内容的深层含义。第二,教师在提问时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太过浅显,这会导致提问效果不佳,也不能很好地锻炼同学们的语文思维。

教师要从整篇课文出发,综合课文中心思想,逐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帮助他们真正领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第三,教师在提问学生时,题目数量不宜过多,教师可以分层次进行提问,先从简单的题目问起,帮助他们熟悉课文内容,再加大问题难度和深度,对文章主题进行升华,这样有助于帮助同学们确定研究方向和思路,从而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再三强调“天才灵魂”这一点,引导他们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研究性学习,主要研究列夫托尔斯泰这一人物形象特征,教师通过提问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学生就可以进行研究性学习讨论。
        三、充分利用课内外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研究性学习渠道
        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学习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这样他们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加全面系统,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向学生们讲授更全面的语文知识点,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善于从教材内容中确定研究主题和方向,可以根据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也可以结合整个单元的中心内容,这样他们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语文课本,从中寻找相关的信息作为理论依据。第二,教师还可以指导同学们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查找相关资料,可以借助知网、万方、维普等具有权威性的网站查找资料,这样他们搜集来的资料才更加全面,也更加真实靠谱,提高他们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第三,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学校图书馆进行资料查找,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书籍类别都比较全,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同学们可以在图书馆中查找与自己研究主题有关的书籍,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他们提供参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篇课文时,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让同学们以格物致知作为研究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主要研究格物致知这一观点在现代的含义以及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学生们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图书馆查找相关论文或者书籍,深入了解这一观点。
        结束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通过指导同学们进行研究性学习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升华课文主题,同时他们也能够通过研究性学习不断锻炼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教师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时,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就是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最后就是引发他们的思考,这样才能促进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提升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石丹.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2018:5.
        
[2]樊静. 让研究性学习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来[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5):88.
        
[3]朱传. 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导学,2017(18):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