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优辅差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王荣
[导读]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贯穿着我们学习生涯的始终,能够帮助我们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王荣
        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第一中学  811600
        摘要: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贯穿着我们学习生涯的始终,能够帮助我们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学会语言表达的艺术,对我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的分数差距总是很大,这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教师们要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做到“培优辅差”,让学生的分数差距减小。那么,如何做到培优辅差呢?这是每一位教师都非常关注的话题,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产生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培优辅差;策略研究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成绩,力图做到分数差距较小。因此,我国就提出了“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这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改革和创新,为教师开展教学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一些办法来做到培优辅差,让每一位同学都学好语文。
        一、学生语文分数相差较大的原因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较强、涉及面较广的科目,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容易造成较大的分差,接下来,笔者就浅谈造成学生语文分数相差较大的原因[1]。第一,学生的语文基础有所差异,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基础好的同学学起来就会感到轻松,基础欠佳的同学学起来就会感到吃力,这是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第二,学习语文的态度截然不同,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这就说明了学习语文的态度能够决定语文成绩的好坏,态度端正的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学习,有较强的自律力;态度不好的学生学习语文就会比较马虎,不够仔细认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取得的成绩自然也会有所差异。第三,教师没有针对性的指导,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习惯于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机会,没有因人而异地做出指导,不够关注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这就会使得学生的成绩很难从根本上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总而言之,造成学生分数差距较大的因素有很多,教师要认真分析,找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缩小学生的差距,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做到培优辅差
        因为学习基础的差异、学习态度的不同、指导方法的不恰当等,造成了学生的分数差距较大,那么,如何缩小分数差距呢?接下来,笔者将介绍一些方法,希望能够对教师们产生一定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提高班级的整体语文成绩。


        (一)作业分层次布置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学习能力都有所差异,基础也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2]。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布置作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作用。就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时,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出这一课写景的方法,并且列举一些例子,这样能够在写景类型的作文中展现自己的文采;对于基础欠佳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勾画出文章中写景的句子,并分析出这些句子的妙处。通过这样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定位,认识自己的知识水准,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努力,再接再厉,争取朝着更高的分数奋斗。
        (二)分小组进行教学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学会分组教学,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让成绩较好的同学辅导成绩较差的同学学习,最终大家一起进步、一起考出优异的成绩。就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问题如下:1、鲁迅的个人简介和生平事迹有哪些;2、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文章说出原因;3、“乐园”的“乐”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最后总结出小组答案,进而小组长再上台展示交流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一起探索知识,畅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
        (三)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努力程度,往往因为学生成绩较差就否定学生,这样只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逐渐产生畏惧心理[3]。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就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点名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对于回答不出来的同学,教师不能批评他们,要鼓励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答案,不能轻易否定每一位同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不以分数论英雄,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自己被教师关注着,才有动力认真学习。
        结束语
        “培优辅差”的主要内涵就是培养优秀学生、辅导差生,二者有机结合,能够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这就需要教师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探究一些有效的方法,更高效地做到“培优辅差”,让学生快快乐乐地学习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赵莹莹.语文核心素养与初中语文教学改进[D].青海师范大学,2017.

[2]田晓蕾.部编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使用研究[D].黄冈师范学院,2018.

[3]徐小婷.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